绿珠井
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北四十里浪平乡平山村绿萝岭下。唐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 卷上: “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。昔梁氏之女有容貌,石季伦为交趾采访使,以珍珠三斛买之。梁氏之居,旧井存焉。耆老传云: 汲饮此水者,生女必多美丽。里闾有识者以美色无益于时,遂以巨石镇之。” 西晋石崇爱妾绿珠出生于此,后人建绿珠祠,祠旁为绿珠井。
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北四十里浪平乡平山村绿萝岭下。唐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 卷上: “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。昔梁氏之女有容貌,石季伦为交趾采访使,以珍珠三斛买之。梁氏之居,旧井存焉。耆老传云: 汲饮此水者,生女必多美丽。里闾有识者以美色无益于时,遂以巨石镇之。” 西晋石崇爱妾绿珠出生于此,后人建绿珠祠,祠旁为绿珠井。
原名盖苏屯。亦名耿家庄。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十里耿庄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海城县图: 西北有耿庄子。
①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置,属上元县。即今江苏江宁县东淳化镇。明清设巡司于此。②金置,属博兴县。在今山东博兴县北四十里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东部、宁镇山脉西端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
一名矿谷。在今山西垣曲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:折腰山“在垣曲县西北七十里。中低而两头皆昂。相传旧有铜矿,凿久脊摧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倚亳川水“出北山矿谷”,即此。
明置,即今甘肃岷县东申都乡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)置,属建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北境及冕宁县南境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属建昌府。二十七年(1394)废。元至元九年(1272年)平大理
又称东阿巴哈纳尔旗。旧旗名。1949年由阿巴哈纳尔左翼旗改名,治贝子庙(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境),属察哈尔省。1950年合并于东阿巴嘎东阿巴哈纳尔西浩济特联合旗。
即今北京故宫北门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 建,初名玄武门。清康熙时重修,因避圣祖玄烨讳,改名神武门。明崇祯十七年 (1644) 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,皇帝朱由检由此门逃到煤山(今景山) 自缢。
南宋绍兴六年(1136)置,属连江县。在福建连江县东南海滨。宋《淳熙三山志》卷18《兵防一》:“延祥寨水军,绍兴六年置。”淳祐三年(1243)与荻芦寨合并,置武济水军。南宋绍兴六年(1136年)置,在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魏武王又堨漳水, 回流东注,号天井堰。二十里中作十二墱,墱相去三百步,令互相灌注,一源分为十二流,皆悬水门。”即此。
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。《梁书·诸夷传》: 中天竺国 “国临大江,名新陶,源出昆仑,分为五江,总名曰恒水。其水甘美,下有真盐,色正白如水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