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绛县

绛县

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新田遗址。东汉改绛邑县。

②西魏恭帝改南绛县置,属绛郡。治所在今山西绛县南十里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属绛州。大业初属绛郡。唐属绛州,武德元年 (618) 移治今绛县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③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南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江川县北二十六里龙街。武德七年 (624) 属西宁州,贞观八年 (634) 属黎州。天宝后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南。高祖封周勃为绛侯于此。后改为县,属河东郡。东汉改为绛邑县。(2)西魏恭帝以南绛县改置,治今山西省绛县南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移至今绛县。(3)唐置,治今云南省江川县东北龙街。属黎州。南诏时改为江川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中条山西北麓。属运城市。面积1013平方千米。人口27.4万。辖8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古绛镇。西汉置,故治在今曲沃县城西南。北魏太和十八年(494年)置南绛县,县治在车厢城(即聚邑,今城关镇南城村)。西魏恭帝时去“南”字,直为绛县,治今县南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绛县“因县北绛山为名”。为绛郡治。隋开皇初属绛州;大业初复属绛郡,义宁元年(617年)改属翼城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县治从车厢城迁至今址,属浍州;四年浍州废,改属绛州。五代、北宋因之。金兴定四年(1220年)属翼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垣曲县并入绛县,元至元十六年复置垣曲县。明、清属绛州。1914年属河东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2年属太岳区。1949年属运城专区,1954年属晋南专区。1967年属晋南地区,1970年属运城地区。2000年属运城市。涑水河、续鲁峪河、磨里峪河、里册峪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谷子为主。矿产有大理石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石英、重晶石、云母石、方解石、石棉、金、铜、铁等。工业有化工、冶金、纺织、建材、食品等。礼垣铁路和绛垣、绛翼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晋国三君古墓、太阴寺、泰山庙、乔寺碑楼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射桥集

    即北宋射子镇。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四里射桥乡。《清一统志·汝宁府二》: 射子镇 “今有射桥集,在 (汝阳) 县东五十里,即射子镇”。

  • 玛喇巴什厅

    清光绪八年(1882)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玛喇巴什城(今新疆巴楚县西南阿克萨克马热勒)。光绪十年(1884)属新疆省。二十八年(1902)徙治巴尔楚克城(今巴楚县),改为巴楚州。清光绪八年(1882年

  • 溪处甸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中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左作村(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三十三里石头寨)。清康熙四年 (1665) 改土舍,后属石屏州。嘉庆二十四年(1819) 改属建水州。1913年设行政区。明改七溪部置,治今云南省红

  • 皂岭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南府朗溪司:皂岭关在“司(今朗溪镇)东五十里”。

  • 武溪

    一名武水。又名泸溪。沅江支流。在今湖南省西部。源出花垣县境,东南流经吉首市、泸溪县,在武溪镇入沅江。一说即东汉魏晋南北朝武陵五溪之一。两岸悉盘瓠种落武溪蛮所居。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列传》: “建武二十

  • 山岔驿

    亦作三岔驿。在今甘肃漳县西三十里三岔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巩昌府陇西县:山岔驿在“府西南九十里。《舆程记》:自山岔驿而西南七十里为酒店子驿”。

  • 教山

    又名历山。亦作殽山。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与垣曲县交界处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教山 “其上多玉而无石,教水出焉,西流注入河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47绛县: “教山今名效山,亦名罩山,在县东南八十五里。”

  • 鄀县

    三国魏改鄀国置,属襄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南朝宋为冯翊侨郡。北周废。隋复置,属襄阳郡。唐初废。古县名。鄀,又作若。秦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。属南郡。东汉改为侯国。三国魏复为县。南朝宋、齐、梁

  • 神京

    即神都。指京师。南朝宋谢庄 《世祖孝武皇帝歌》: “刷定四海,肇构神京。”

  • 秋溪市

   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南秋溪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: 临川县西南有秋溪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