绒峡
即绒辖。又作绒辖尔。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。《清高宗实录》 卷1333载: “聂拉木、济咙、绒峡三处,均与巴勒布 (今尼泊尔) 连界。”
即绒辖。又作绒辖尔。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。《清高宗实录》 卷1333载: “聂拉木、济咙、绒峡三处,均与巴勒布 (今尼泊尔) 连界。”
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泾口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夹江县:“隋分龙游、平羌二县,于泾上置夹江县。今北八十里(十为衍文),有夹江废戍,即泾上地也。旧治泾上,武德元年,移于今治也。”
北魏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三年(479年)置,治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黄龙山南。属白水郡。西魏废。
清雍正元年 (1723) 置,属台湾府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彰化县。取 “显彰皇化” 之意。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 被日本侵占,后改设彰化市。1950年复设彰化县。在台湾省本岛西中部,西临台湾海峡。面积
一作六埠镇。即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三十二里陆埠镇。旧属慈溪县。清雍正《慈溪县志》卷1:陆家埠市在“县(旧治慈城镇)西六十里”。
即今山东莱西市(水集镇)。旧属莱阳县,1940年于此置莱西县。
1913年改江北厅置,属四川东川道。治所在四川今重庆市北江北区旧江北城。1940年迁两路口,40年代末迁大竹林,1950年迁唐家坨,1951年迁水土镇,1965年又迁两路口(今两路镇)。1994年撤销
亦作拉里拉。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北。《清太宗实录》 卷51: 崇德五年 (1640),萨穆什喀等讨索伦部博穆博果尔之乱,“乃令梅勒章京承政伊孙率每旗章京一员,每牛录下兵二人,往喇里阐地方”。即此。
五代唐同光三年 (925) 改益昌县置,属利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昭化镇。北宋初复为益昌县。古县名。五代唐同光三年(925年)改益昌县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昭化镇。属利州。北宋初复改益昌
元置,属澧州路。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南上洞街。后废。
①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②唐置,属羁縻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镇远县西北。属充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