秧田冲
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秧田冲。清有外委把总驻守。
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秧田冲。清有外委把总驻守。
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 “第一水在府西三里。绕流经县西北一里之下田村,又北入海。于城西涧流为首派,因名。”
一名萨纳珠山。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2: 桑株山 “桑株水出其北麓。厥产黑土,其树多梨,小而味甘”。
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为渭南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名渭南县。
一作傅家池集。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南护驾池乡。《清一统志·深州一》:傅家池集“在州东南五十里。旧受滹沱河水, 自河北徙,池亦淤塞。今名干河崖。明初置巡司于此,后裁”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魏武王又堨漳水, 回流东注,号天井堰。二十里中作十二墱,墱相去三百步,令互相灌注,一源分为十二流,皆悬水门。”即此。
唐总章三年(670)置,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后废。唐总章三年(670年)置,治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属戎州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三国吴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湖广卷上: “孙吴置监利县,正以地富鱼稻之利,令官监办之,故名监利。”后废。西晋太康四年 (283) 复置,仍属南郡。南朝宋属巴陵郡。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又名丁公山、文明山。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丁公山“在安乐溪之左,高逾千仞,舟行数百里,隐隐烟云间”。《永乐大典》卷1822《泸州志》:丁山“在合江县西南五十里。其山峰状
即今四川冕宁县西南雅砻江东岸里庄乡。藏语名“木里庄”,意即地势高,风景美之地。1952年设金矿县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