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禹门口

禹门口

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二十四里黄河峡谷中。原为龙门口。《水经·河水》: “又南出龙门口,汾水从东来注之。” 郦道元注: “昔者大禹导河积石,疏决梁山,谓斯处也。即经所谓龙门矣。《魏土地记》曰: “梁山北有龙门山,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,广八十步,岩际镌迹,遗功尚存。” 因相传为大禹开凿,遂称禹门口。


在山西省河津市区西北12千米的黄河峡谷中。禹门原为龙门,据《水经注》载:“龙门为禹所凿,广八十步,岩际镌迹尚存。”后人怀念禹的功德,称为禹门。因地当古时秦、晋交通渡口,遂称禹门口。黄河经山崖峡谷冲出龙门,声震山野,古人赞为“禹门三激浪,平地一声雷”。龙门镌迹,有似鬼斧神工。山上原有禹王庙,已毁。建国后建有铁索桥、公路桥和铁路桥,三桥并列横跨黄河上空,似飞虹并驰,十分壮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云 (雲) 镇

   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五十里黄云铺乡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匡五县

    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以陵县改名,治所即今山东陵县。为纪念牺牲于此的吴匡五县长而命名。1949年复名陵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1年由陵县改置,治今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。以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吴匡五

  • 黄沙嶂

    ①在今广东梅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嘉应州》: 黄沙嶂 “在州东南十五里。其北面曰清凉山”。②在今广东兴宁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兴宁县: 黄沙嶂 “在县南三十里。高百余丈,周百里”。

  • 方与

    春秋时宋邑。战国属楚。在今山东鱼台县北古城集。《战国策·秦四》:“秦、楚之构而不离,魏氏将出兵而攻留、方与、銍、胡陵、砀、萧、相,故宋必尽。”方与即此。春秋战国宋邑。在今山东省鱼台县西。《战国策·秦策

  • ①相传唐虞之际,为鲧的封国。在今河南嵩县北。②商代方国。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。到商代末年崇侯虎时,为周文王所灭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 “既伐于崇,作邑于丰。” 一说崇国居于崇伯鲧的旧都,在

  • 东垣

    ①战国中山地,后为赵邑。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。《战国策·燕一》 苏秦说燕:“今赵之攻燕也,发兴号令,不至十日,而数十万之众,军于东垣矣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武灵王二十一年(前305),攻中山,“王军取

  • 周庄镇

    ①即今江苏昆山市西南周庄镇。清属元和县,置巡司于此。②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三十里周庄镇。明嘉靖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“东南化成乡有周庄市。” 清道光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周庄镇在 “县东三十里。……为东

  • 泸沽关

    明置,属建昌卫。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“北有泸沽巡检司,即故泸沽县也。” 清裁巡司,冕山营设把总驻防于此。

  • 天元市

    清初戚天元创市,即今浙江慈溪市西北十二里天元镇。旧属余姚县。光绪《余姚县志》卷1《市肆》有天元市。

  • 大水田

    ①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千丘乡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31:嘉庆五年(1800),德楞泰歼白莲教“赵麻花于云阳之大水田”。②在今贵州遵义市西。为播州杨氏庄院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