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山
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六十里。上有禹庙。下有龙潭。《元史·睿宗传》: “拖雷既渡汉,金大将合达设伏二十余万于邓州之西,据隘待之。……及金人战于禹山。” 即此。
②在今河南禹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禹州:禹山 “在州城北,颍水之南”。
③在今湖南华容县南四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2岳州府: 禹山 “夏禹浚川,尝登其巅。山上今有禹庙”。
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六十里。上有禹庙。下有龙潭。《元史·睿宗传》: “拖雷既渡汉,金大将合达设伏二十余万于邓州之西,据隘待之。……及金人战于禹山。” 即此。
②在今河南禹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禹州:禹山 “在州城北,颍水之南”。
③在今湖南华容县南四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2岳州府: 禹山 “夏禹浚川,尝登其巅。山上今有禹庙”。
明置,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桶口。
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雩都县:化龙水“出县西北五十里鸡公山,西南流入贡水”。
南朝宋元嘉八年 (431) 改东海郡置,属南徐州。治所在郯县 (今江苏镇江市)。南齐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、丹徒等县市地。梁天监元年 (502)改为南兰陵郡。南朝宋元嘉八年(431年)改东海郡置,治京口(
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在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四十八里勐马。元属木连路。
南齐侨置,属颍川郡,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安阳市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8彰德府: 昼锦堂 “在府治北。宋韩琦以宰相判归乡郡,建于居第。欧阳修记,蔡襄书。碑刻尚存”。在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南隅。北宋韩琦建,欧阳修曾为之作记。
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设勐伴土便委。后亦称勐帕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半” 为巨人脚印,意即有巨人脚印的地方。
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(库页岛)北部东海岸。清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作“达喜河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库页岛之水:“达希河,长百里许,东流入海。其北为萨伊河。”
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黄村镇大化。大业初属始安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为立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、蒙江南岸,属桂
西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。东汉属清河国。西晋太康中改为武城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6东武城县:“自后魏以来,山东贵族清河诸崔,即此邑人,为天下甲族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。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