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宣驿
明置,属广元县。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一百三十里宣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广元县: 神宣驿,“正德十年并置递运所于此。《志》 云: 此为秦蜀之要冲,西南朝贡之通道”。清乾隆二十一年 (1756)置巡司。民国设县佐。
明置,属广元县。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一百三十里宣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广元县: 神宣驿,“正德十年并置递运所于此。《志》 云: 此为秦蜀之要冲,西南朝贡之通道”。清乾隆二十一年 (1756)置巡司。民国设县佐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以处党项羌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。后废。
在今四川高县东南。清同治《高县志》卷11:“大寺顶即中腹寺后山。由寺后斜上,山路崎岖,羊肠一线,上有擦耳岩, 尤为奇险。”同治元年(1862),李永和义军与民团激战于此。
在今贵州平坝县东南十五里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 “南仙洞在卫东南十五里。石壁高十丈,入洞二十余武,地势宽平,可容千人。” 又郭子章《黔记》 卷8: “南仙洞古名南蛇洞,举人陈宪改今名。”
在今河北巨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巨鹿县: 柴城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五代周显德中所筑。《志》 云: 世宗父柴守礼本尧山人,尝徙于此,筑城以居,因名。今城址犹存”。
①在今河北赤城县南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北魏神瑞二年(415),拓跋嗣“幸赤城,亲见长老,问民疾苦,复租一年。南次石亭”。②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境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赐三年(406),太祖拓拔珪“
永定三关之一。在今湖南桑植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慈利县:“西北有龙伏关,东南有后平关、黑崇关,谓之永定三关。”
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升乌撒宣慰司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乌撒路(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)。明废。见“乌撒土司”。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当雄县当曲卡。唐时吐蕃赞普 (王)于此致祭念青唐拉山及纳木错湖,设赞普祭神所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突录济驿,唐使至,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,又经柳谷、莽布支庄。”
1940年析祁连设治局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三角城 (今青海海晏县)。1943年改为海晏县。1940年由都兰县析置,治三角城(今青海海晏县驻地)。1943年升为海晏县。
①北宋置,属石楼县。故址在今山西石楼县西六十五里黄河东岸枣庄子村北。金改为永宁关。②元改水澳寨置,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永宁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改置永宁卫。北宋置,在今山西省石楼县西北、黄河东岸。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