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砀山县

砀山县
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安阳县置,属宋州。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里许旧城基。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属宋州。光化间曾为辉州治。五代唐属单州。金移治保安镇 (今永城县东北)。元属济宁路,至元中复还旧治。明属徐州,嘉靖四十一年 (1562) 移治小神集 (今砀山县东南)。四十四年 (1565) 又还旧治,万历二十六年 (1598) 移治今砀山县。清属徐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。1928年直属江苏省。1955年划归安徽省。


在安徽省最北部。属宿州市。面积 1219.4 平方千米。人口91万。辖14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战国时楚砀邑。秦置砀县,以芒砀山泽为名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北。西汉属梁国。东汉改为砀山县。西晋并入下邑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复置砀山县,治今城关镇东毛李庄,属宋州。宋属单州。元属济宁路。明属徐州。金、元以来因黄河水患,县治多次迁移,至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始迁今址。清属徐州府。1914年属徐海道,1927年属江苏省徐州管辖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。1952年直属江苏省。1953年属徐州专区,1955年复属安徽省宿县专区,1956年属蚌埠专区,1961年复属宿县专区。1971年属宿县地区,1998年属宿州市。属淮北平原东北部萧砀黄泛平原,黄河故道横亘县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大麦、大豆、玉米、高粱、甘薯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花生、芝麻等,为省重点产棉县。黄河故道成为大型果园,特产酥梨,还有苹果、油桃、葡萄等,素称“水果之乡”。黄花菜有名。矿产有煤、石油、天然气等。工业有化肥、化工、磷肥、农机、罐头、果脯、轧花、纺织、制革、面粉、饲料、纸箱等。陇海铁路、310国道横贯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宴喜台、明建邵普宅、清真寺、薛显墓、梨花观景点等。建有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常宁镇

    北宋置,属句容县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四十里南镇街村。明弘治 《句容县志》 卷1: 常宁镇“在县治东南四十里茅山乡崇禧宫西,又有北镇相去十里许玉晨观西。天禧元年以镇置寨。有巡检司税课局。今废”。(1)古

  • 骐侯国

    西汉武帝时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。东汉废。西汉元狩五年(前118年),武帝封驹几为骐侯,析北屈县置骐侯国,治今山西省乡宁县东南。属河东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

    元末明玉珍改酉阳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酉阳、秀山二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。明洪武五年(1372) 改为酉阳州。

  • 下七山

    今广西岑溪县东北周公顶、沙田一带诸山。《明史·童元镇传》 载:万历年间,“岑溪西北为上、下七山,介苍、藤间,有平田、黎峒、白板、九密等三十七巢。东南为六十三山,有孔亮、陀田、桑园、古榄、鱼修等百余巢,

  • 蓝田山

   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: 蓝田县 “山出美玉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1蓝田县:蓝田山 “一名玉山。一名覆车山。在县东二十八里”。古山名。又称玉山、覆车山。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。以产美玉著称。

  • 乌鲁克恰提

    即今新疆乌恰县西北乌鲁克恰提乡。1930年于此设乌鲁克恰提设治局。“乌鲁克恰提”,柯尔克孜语意为“伟大的山峡”。

  • 达建寺

   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塔藏乡(达基寺)。《清一统志·松潘直隶厅》:“潘州营在厅北四百八十余里。即潘州故址。……其南一百八十余里,地名达建寺,距黄胜关一百二十里,为潘州黄胜适中之地,亦设官兵戍守。”

  • 武关县

    西魏置,为武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改东恒农郡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。为武关郡治。隋初废入菊潭县。

  • 双闸街

    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双闸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宁县记:“双闸镇在县西南。”

  • 隆康寨土司

    亦作中羊峒隆康寨目。清雍正二年(1724) 置,属松潘镇南坪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隆康乡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咸丰十一年 (1861),寨首“欧利娃作乱,陷南坪营。同治四年,周达武率武字、果毅各军讨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