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顶关
宋置于石顶原。在今陕西勉县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3兴元府:在顶原“在西县东南三十余里,东接兴州白运山。今置关,最为险要”。
宋置于石顶原。在今陕西勉县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3兴元府:在顶原“在西县东南三十余里,东接兴州白运山。今置关,最为险要”。
①西魏置,在今甘肃临夏县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漓水又东北径石门口,山高险峻绝,对岸若门,故峡得厥名矣,疑即皋兰山门也。”《周书·李贤传》:“属羌寇石门戍,撤破桥道,以绝援军。”即此。②唐置,属荣经县
在今江西永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永丰县: 南源幻在 “县西北三十里,路出峡江县”。
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北中黄乡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 “下铜鼓铺”条下:又有“中黄铺”等,“皆戍守处”。
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:寻阳驿“在府城东北。宋元以来,皆置于府城西,明初因之,万历四十一年改置于此。滨江, 以便行旅”。清雍正四年(1726)裁。
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北。即后燕慕容隆破张愿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禹城县引 《三十国春秋》:“隆兵至斗城,愿兵奄至,隆击却之,谓慕容德曰: 愿乘人不备,宜得大捷,而我士卒以悬隔河津势迫之故,人思自战,故能
即小招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 卷6: 小昭寺 “大昭寺北半里许,番名喇木契”。藏语意为大院落。
和硕特西后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雄曲卡一带。
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汉甘露三年(前51),宣帝“登长平阪”,即此。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南。西汉甘露三年(前51年),“上自甘泉宿池阳宫。上登长平阪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阪名也,在池阳南。
1933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南丰、宜黄、宁都三县析置,驻新丰镇 (今江西宜黄县南新丰乡)。同年12月撤销。
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濮州临濮城:“或谓之小濮。蒙古忽必烈南侵,尝驻兵于小濮,即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