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经山

石经山

又名白带山、��题山、云居山、小西天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。山因藏石经而名。山有石经洞,下有云居寺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:“隋大业间法师静琬者处此,募缘凿石为板,刻经一藏以传于后。唐贞观初,仅成大涅槃经一部,而法师卒。后子孙相继,历辽、金始完。”以后刻经直至清康熙年间,前后历时千年,刻经一千余部,经板一万五千余块,皆贮藏于石经山之九处洞穴及云居寺西南地穴内。山顶有石经堂,方广五丈,四壁皆嵌以石刻佛经,堂中四石柱皆刻佛像,共一千余尊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曹公垒

    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引郭缘生记曰: “汉末之乱,魏武征韩遂、马超,连兵此地。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……义熙十三年,王师曾据此垒。” 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: “赫连昌攻皊石及龙骧将军王敬于

  • 峙武岭

    在今广西上思县东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上思州: 峙武岭 “在州东南。其东峰高百丈上有土城,相传马伏波所立。山之麓为甘燕岩。其对峙者又有胡峙岭、回车岭,上皆有土城”。

  • 普札龙城

    即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。元于此置普舍县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废。大理置,即今云南省玉溪市北之北城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新兴州普舍县:昔有强宗部蛮之裔,长曰部傍,次曰普舍,据普札龙城,“后普舍

  • 骑立山

    原名岐棘山。又名五朵山。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九十里五垛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42南阳县: “骑立山出铜矿,在县东一百八十里。山有湫水三池,每天旱,于下池祈雨,上、中池不通人行。” 《水经注疏》 谓 “骑立

  • 迷儿军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迷儿军万户。藏文史籍 《汉藏史集》 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迷儿军 (止贡) 为乌思地区 (前藏) 六个

  • 平原津

    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。为古黄河的重要渡口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三十七年(前210),秦始皇自海上还,“至平原津而病”。又《淮阴侯列传》:汉高帝三年(前204), 韩信引兵东去,“未渡平原, 闻汉

  • 法块山

   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禄劝州: 法块山 “四面削立,惟东南有一径,可容单骑。旁有裒阿龙山”。

  • 宁浦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昌平县置,为宁浦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。南朝宋属宁浦郡。隋开皇间为简州治。大业初属郁林郡。唐为横州治,至德中移治今横县。明洪武初废入横州。古县名。三国吴永安三年

  • 雅尔

    ①地区名。相当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塔尔巴哈台以南,阿拉湖以北一带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2: 雅尔 “在塔尔巴噶台西北二百里,旧为准噶尔伊克明阿特部游牧之所,车凌班珠尔之昂吉”。因中心地区为雅尔河流域

  • 上坑蓢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新宁县:“弘治十一年以新会县德行都之上坑蓢置,析文章等五都地益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