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头城

石头城

①简称石头。又名石首城、石城。俗称鬼脸城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清凉山上。本战国楚金陵城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东汉建安十七年(212),孙权“城石头”,从此改名石头城。六朝时,江流紧迫山麓,城负山面江,南临秦淮河口,当交通要冲,为建康军事重镇。《陈书·后主纪》:祯明二年(588),“大风至, 自西北激涛,水入石头城”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,于此置蒋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), 为扬州治所。九年,扬州移治江都县(今江苏扬州市),此城遂毁,但仍为防守据点。《新唐书·韩滉传》:唐建中四年(783)朱泚作乱,韩滉曾“筑石头五城, 自京口至玉山”。同书《李锜传》载:元和二年(807),“筑石头城,谋据江左”。北宋以后,长江主流向西北移徙,城西淤为平地,失去当年雄据之势,古城也荡然无存。今残存城垣为明初扩建应天府城时所修筑。因长年风化剥蚀,石屋凹凸不平,故俗称“鬼脸城”。

②即陌城。在今江苏吴江市北。《寰宇记》卷91吴县:石头山(城)“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大江边(按,《清一统志》作“吴江县北”)。一名陌城是也。《吴地记》云:夫差十二年既杀子胥,后悔之,与群臣临江作塘,创设祭奠,百姓缘为立庙”。


简称石城,又称石首城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。本战国楚金陵邑,东汉建安十七年(212年)孙权重筑改名。因城基利用天然岩石凿成,故名石头。东晋义熙初又加固。长江主流紧迫山麓,城负山面江,南临秦淮河口,当水路交通要冲,形势险固,故有“石城虎踞”之称。三国吴、东晋、南朝建都建康(吴名建业,今南京市),倚此为守卫都城的军事重镇。隋平陈,于此置蒋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为扬州治所,九年扬州移治江都县(今江苏扬州),此城遂废。建中、元和时又曾一度修筑。北宋以后,长江主流逐渐向西北徙移,城西一带悉淤为平陆,无复以前雄踞之势。城基遗迹为赭红色,内有大量河光石,一般高出地表0.3~0.7米,最高处为17米。宋以前西侧濒临长江,形势险要。六朝时为水师驻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蹬山

    在今河南淅川县南,丹江水库北。《宋史·孟珙传》:金将武仙“退屯马蹬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淅川县南老城东。南宋绍定六年(1233年)孟珙大败金武仙于此。

  • 河南城

    原为王城,战国时加以扩建,称河南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考王封其弟于河南,是为桓公,以续周公官职。” 遂为西周君所居。公元前256年,灭于秦。西汉置河南县。(1)在今河南省

  • 托克苏庄

    即今新疆新和县。1922年置县佐于此。1930年改置托克苏县。1941年改名新和县。

  • 巨津州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于九赕置,属丽江路。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巨甸镇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、吐蕃交会之大津渡,故名。”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废。唐名罗波九睒

  • 归阳市

    即今湖南祁东县东南五十四里归阳镇。明置巡司于此,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移驻其东二十里之排山驿。

  • 回洛仓

    隋大业二年(606)建,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北七里。《隋书·李密传》:“仓城周回十里,穿三百窖。”义宁元年(617),李密遣瓦岗军“袭回洛仓,破之”。回,又作迴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筑,在今河南省

  • 茅冈县

    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置,属南谯郡。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亭子山

   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十五里。山下为旧县镇,北周至明为远安县治。

  • 河阳州

    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置,为澂江路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西三里旧街子。二十六年(1289) 降为县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置,治今云南省澄江县,属澂江路。二十六年降为河阳县。

  • 大峪锥山

    一名铁矿山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大峪锥山“在县北。《元史》, 山产铁矿, 至元十三年立四冶。二十五年罢檀州淘金户。明初亦尝开采,后封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