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仔峡
北江小三峡之一。在广东省北部英德市区南北江上。又称浈阳峡、真阳峡。因英德县旧称浈阳,故名。长约7千米。两岸为砂岩山地,海拔450~630米。峡多怪石,有牯牛滩、龙头硬、鳖背、狮角等,舟常遇险。宋曾凿石架栈道,明嘉靖初复修,东岸峭壁有京广铁路穿行。
北江小三峡之一。在广东省北部英德市区南北江上。又称浈阳峡、真阳峡。因英德县旧称浈阳,故名。长约7千米。两岸为砂岩山地,海拔450~630米。峡多怪石,有牯牛滩、龙头硬、鳖背、狮角等,舟常遇险。宋曾凿石架栈道,明嘉靖初复修,东岸峭壁有京广铁路穿行。
即今浙江永康市南十里崇道乡麻车头。明置义丰乡巡司于此。清废。
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卫河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顺二年(891),“春,正月,罗弘信军于内黄。丙辰,朱全忠击之,五战皆捷,至永定桥,斩首万余级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南卫河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顺二年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贵州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。寻废。
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恒农郡国县当为 “圉县”之误。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水库东。
东汉改涅氏县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。北魏永安二年 (529)改为阳城县。古县名。又作涅氏县。西汉以涅邑置,治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。属上党郡。北魏永安中改为阳城县。
唐永淳二年(683)置, 治所在安仁县(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党州西)。垂拱三年(687)废。神龙三年(707)复置,天宝元年(742)改为平琴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平琴州。治所在容山县(今广西玉林市
先秦黄河决口处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新镇附近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 苏代曰,“决宿胥之口,魏无虚、顿丘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河水 “又东径遮害亭南。……又有宿胥口,旧河水北入处也”。古黄河决口处。在今河
①春秋时莒地。在今山东莒县北。一说在今安丘市南。《左传》: 成公九年 (前582),“楚子(婴) 重自陈伐莒,围渠丘。渠丘城恶,众溃,奔莒。戊申,楚入渠丘”。即此。②春秋时齐地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三
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五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庐江县有蓝家山。
在今吉林长春市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长春府:“东南十里堡达双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