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水山

白水山

①即泉山。在今辽宁瓦房店市复州城镇南五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亨三年(672)讨高丽酋长剑牟岑叛军,十二月,“高侃与高丽余众战于白水山,破之”。《新唐书·高丽传》 高侃作高偘,白水山作泉山。

②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余姚县:白水山“在县西南六十里。山壁峭立,有泉四十二道,投空而下,四面不绝。因名。其岭亦名瀑布岭,为四明山之西址”。

③在今福建邵武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邵武县:“白水山在府东百二十里。山势高耸,上有瀑布悬流, 凡数十丈,状如匹练。相对者曰九台山,亦有瀑布泉。”

④又名泉山。在今广东增城市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57引《广州记》曰:“增城白水山有五距鸟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一》:白水山“在增城东二十里,高二百丈,周二十里,山巅有瀑布如练,故名。……即泉山,后人传写讹合白水二字为一也”。


(1)古山名。又称泉山。在今广东省增城市东。北宋苏轼《游白水山佛迹岩记》:“白水山,罗浮之东麓也。有悬泉百仞,山八九折,折处辄为潭。旁有巨人迹数十,谓之佛迹岩。”(2)在浙江省余姚市南。有峰曰三台山,悬崖峭壁,奇石林立,峰间有瀑布如悬河,飞瀑注壑,奔腾澎湃,极为壮观。所产茶以香醇著称,名瀑布茶。瀑旁有潺湲洞,相传白公曾隐居于此,因又名白水宫,俗名又称白水冲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华殿

    在今北京市故宫东华门之内。明建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重建。前为门三间,后为主敬殿。清每年皇帝经筵典礼之处。由大学士、尚书、左都御史、侍郎、学士、詹事充任经筵讲官。

  • 珲春厅

    清宣统元年 (1909) 置,属延吉府。治所在珲春城 (今吉林珲春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珲春市一带。1913年降为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置,治今吉林省珲春市。1913年改为县。

  • 佳木斯

    即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。清宣统元年(1909) 于此置桦川县,二年因水患移治悦来镇。1937年置佳木斯市。

  • 靖彝堡

    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峨眉县: 靖彝堡 “在县西南。《志》 云: 万历初,猓彝猖獗,增设此堡以备之”。

  • 宝盖洞

    即今浙江常山县西南球川镇白鸽洞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常山县: 宝盖洞 “在县西五十五里球川之上。正德七年以姚源盗起,置戍于此”。

  • 百泉县

    隋大业初改长城县置,属平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。唐武德八年(625)移治今宁夏彭阳县西古城乡附近,属原州。五代时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。属平凉郡。

  • 二将城

    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三十里二将川。北宋康定元年(1040),范仲淹与韩琦戍边抗御西夏时筑。今存古城遗址。

  • ?矶山

   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八十里, 长江西岸之蛟矶山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��矶山 “在州东百五十里,独立大江中,东西往来,道经其下,盖与芜湖县接界”。

  • 十八省

    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沿明制分为十五省,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,南直隶为江南省。康熙初分陕西为陕西、甘肃两省,湖广为湖北、湖南两省,江南为江苏、安徽两省,共为十八省(边疆地区由将军、都统、参赞大臣

  • 白湖

    ①在今安徽庐江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庐江县“沙湖“条下:“又有白湖,在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旧志》云:湖周七十余里,跨六乡,与巢湖相连,下流入于大江。”1957年围垦成白湖农场。②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