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垭堡
明置,在今四川梓潼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梓潼县: 白垭堡“在县东。又东曰图山堡”。
明置,在今四川梓潼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梓潼县: 白垭堡“在县东。又东曰图山堡”。
即今山东阳信县东南四十里小桑乡。民国《阳信县志》有小桑落墅。东距大桑落墅十五里,故名。古地名。即今山东省阳信市东南小桑乡。与东南数里的大桑落墅总称桑落墅,元曾置巡检司于此。明初移于清河镇。
东汉建武十九年 (43) 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安朗东。西晋属武平郡。《水经·叶榆水注》: 左水 “又东合南水, 水自泠县东径封溪县北”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四
即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一里倘甸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: 倘甸 “在司 (今建水县西南官厅) 东。道通蒙自,为边境要地。天启二年,增设倘甸守备于此”。彝语 “倘” 为松树,“甸”为坝子,
亦作林坎镇。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黄许镇。
地区名。相当今安徽中部、江西全境及湖南、湖北东部地区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 “衡山、九江、江南、豫章、长沙,是南楚也。” 清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》 引 《寰宇记》 谓汉 “封厉王胥于广陵,是为南楚”
即今辽宁康平县西南方家屯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康平图:南有方家甸。
又作鸭堡寨。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五十八里禾库乡。清设守备把总领兵分防。
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黔江县: 栅山 “两山壁立若门,中宽衍,有平陆数顷,可以耕屯”。
在今云南施甸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永昌军民府施甸长官司“蒲关”条:“至元十六年,广西宣抚使讨平和泥蛮,遂徇金齿甸七十城,越麻甸,抵可蒲, 皆下之。”在今云南省施甸县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元至元十六
一作合阳。战国魏地,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文侯 “筑合阳”。即此。汉时置郃阳县。即“合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