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科山
即今福建惠安县西科山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 登科山 “在惠安县治西。旧名登高。宋卢瞻读书其上,举八行科,故易今名”。
即今福建惠安县西科山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 登科山 “在惠安县治西。旧名登高。宋卢瞻读书其上,举八行科,故易今名”。
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治所在陕县(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、陕县、洛宁、渑池、灵宝等市县及山西运城、平陆、芮城等市县地。十八年 (494) 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隋大
三国吴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南。西晋咸宁元年 (275) 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巴东郡。南齐改为聂阳县。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瑞州置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丰、上高、高安等市县地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瑞州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瑞州为路,属江西行省。治
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溧水县:沙湖“在县南六十里。周五十余亩,为堰以资灌溉”。②在今江苏盱眙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泗州:“沙湖在州北五里。当祖陵之东南。”③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。
①故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三十里七宝山上。三国魏筑,与东关相对峙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8无为州:七宝山“在巢县。濡须山谓之东关,七宝山谓之西关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无为州巢县:“东南有七宝山,与含山县濡须山
又作率水。即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通肯河。源出小兴安岭,南流入呼兰河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太祖“以偏师伐泥厖古部跋黑、播立开等,乃以达塗阿为向导。沿帅水夜行袭之, 卤其妻子”。即此。
1912年改萨拉齐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 (萨拉齐镇)。1914年属绥远特别区绥远道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4年属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撤销,并入土默特旗及包头市。旧县名。19
又名兰山、石兰山。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五十里。宋置巡司于此。《寰宇记》 卷92宜兴县:“小兰山在县东南五十里。《舆地志》 云: 石兰山斗入太湖五里,有两岸,南曰大兰山,北曰小兰山,相连二里。” 《方舆纪
在今广东新会市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新会县:“南有沙村巡检司,本治大神冈,后迁仙洞村,又迁长沙村,后复故治。”
即鄂岭坂。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元二年 (759),史思明陷郑州,逼东京洛阳。李光弼说东京不可守,“守之则汜水、崿岭、龙门皆应置兵”。古山名。又作鄂岭阪或鄂阪。在今河南省登封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