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甘露镇

甘露镇

①即今江苏无锡县东五十二里甘露镇。《新唐书·昭宗纪》:大顺二年(891),“甘露镇使陈可言陷常州”。即此。元于此置巡司。明废。

②在今江苏镇江市北部北固山西侧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),“刘建锋为孙儒守常州,将兵从儒击杨行密,甘露镇使陈可言帅部兵千人据常州”。胡三省注:“润州城东角土山上有甘露寺,前对北固山,后枕大江。宝历中,本德裕建寺,适有甘露降,因以名之。孙儒盖因此寺而置甘露镇也。”

③在今浙江常山县西北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,“吴越王钱镠遣兵攻淮南甘露镇,以救信州”。即此。


(1)古镇名。在今浙江省常山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元年(907年)十二月,淮南兵攻信州,刺史危仔倡求救于吴越;明年正月,“吴越镠遣兵攻淮南甘露镇,以救信州”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部、望虞河西岸。面积28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甘露,人口 3800。古名月溪。唐乾符年间建甘露寺,五代置镇,镇以寺名。元置巡检司于此。1949年为甘露镇,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机械、电子、轻工、纺织、化工、建材等厂。锡甘等公路经此。(2)在四川省资中县北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,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甘露,人口 1100。清嘉庆二十年(1815年)建场。镇因甘露寺而得名。1949年为甘露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1992年双峰乡并入。主产甘蔗、花生、油菜籽、生猪等。有农机、酿酒、建筑、水泥预制板、农具修配、农副产品加工等业。通乡村公路,沱江通航。古迹有古刹甘露寺和珠江书院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角河

    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河间府一》:四角河“在任丘县西北五十七里。其水四达,诸淀汇流,东行至赵北口为清河门, 由紫禾淀入至玉带河。按:四角河即清河,所自起,河身宽广,有容受涵蓄之功,浊流皆澄,

  • 思州

    ①唐贞观四年 (630) 改务州置,治所在务川县 (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安夷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思州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、印江土家族苗族

  • 蜻蛉川

    亦作青蛉川。即今云南大姚、姚安两县境龙川江支流苴宁河及其上源青蛉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开皇十七年 (597),史万岁征南宁夷爨玩,“入自蜻蛉川,至于南中。夷人前后屯据要害,万岁皆击破之”。即“青蛉川”

  • 岱崮

    在今山东蒙阴县北。1943年11月,日、伪军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 “扫荡”,八路军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已转移至外线作战,留在内线作战的第十一团八连凭借山崮天险,坚守沂蒙山区朴里以北的南、北岱崮阵地,血战十

  • 汪清河

    亦作旺清河、大汪清河。在今吉林汪清县东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十三道噶雅河“又东南径东崴子,大小旺清河合诸水自东来入之。大旺清河出珲春东北山,西流一百五十余里,小旺清河自东北来,凡行百余里合尖山水

  • 三舍羊峒和药寨

   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九寨沟镇。清雍正二年(1724)置三舍羊峒和药寨土百户。

  • 丁卯埭

    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三里运河上。《舆地纪要》卷7镇江府:丁卯港,“《京口志》:在城南三里,即晋所立丁卯埭。《舆地志》:晋元帝子裒镇广陵,运粮出京口,为水涸,奏请立埭丁卯。制可。因以为名”。在今江苏省镇江市

  • 汙池

    即摩诃池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。《寰宇记》卷72华阳县:汙池“一名摩诃池。昔萧摩诃所置。在锦城西”。

  • 闰盐州

    元至元十七年(1280)改盐井管民千户置,属德平路。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。二十七年(1290)改置闰盐县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置,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。属云南行省。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盐源、盐边

  • 永泰湖

    在今江苏泗洪县南洪泽湖范围内。《元和志》卷9泗州徐城县:永泰湖在“县(治今洪泽县西临淮乡)南二里。周回三百六十三里。其中多鱼,尤出朱衣鲋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6临淮县:“永泰湖在县北五十里。大业三年开通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