瓮 (甕) 蓬洞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镇阳江水所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镇远府偏桥长官司: “瓮蓬洞在司东十五里。江水经此而出,隘口凡五,行舟过此,如入瓮中,瓮蓬关以此名。”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镇阳江水所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镇远府偏桥长官司: “瓮蓬洞在司东十五里。江水经此而出,隘口凡五,行舟过此,如入瓮中,瓮蓬关以此名。”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治所在临安 (今浙江杭州市)。十九年 (1282) 徙治温州(今浙江温州市),后徙婺州 (今浙江金华市)。大德六年 (1301) 徙治庆元 (今浙江宁波市)。元末并入浙
五代方镇名。后唐置,治所在应州 (今山西应县),后地入契丹,废。《新五代史· 职方考》: “应州故属大同军节度,唐明宗即位,以其应州人也,乃置彰国军。”五代方镇名。唐置,治应州(今山西应县)。后地入契
在今四川盐源县。有盐井。民国《宁属调查报告汇编》:“其井一在市南街中,井深四十五尺,井口作长方形。可容四对水桶同时上下,称为班井。一在市东小溪南岸白崖之下,称为白崖井,或名硝水井,井为一大坑,较平地低
一名楚堰。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里。《水经·湍水注》: 湍水 “历冠军县西北,有楚堨,高下相承八重,周十里,方塘蓄水泽润不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邓州: 楚堰,“或曰,杜预所作,引湍水溉田千余顷”。
亦作木靖关。在今宁夏海原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原州平高县有木崝关。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景福元年(892)升宣歙观察使为宁国军节度使,治所在宣州(治今安徽宣州市)。领宣、歙、池三州。天复三年(903)废。五代吴复置。北宋初废。唐景福元年(892年)升宣歙团练使置,治宣城
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116: 蒲石河 “在宽甸西南九十里”。产煤。
即今云南南华、楚雄、元谋等县市间之龙川江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: “永徽初,大勃弄杨承颠私署将帅,寇靡州,都督任怀玉招之不听,高宗以左领军将军赵孝祖为郎州道行军总管,与怀玉讨之。至罗仵侯山,其酋秃磨蒲与
西汉高帝四年 (前203) 封张耳为赵王,都襄国县 (今河北邢台市),领有秦邯郸、巨鹿、常山三郡。九年 (前 198) 废张氏,徙代王刘如意为赵王,都邯郸县 (今河北邯郸市西南),兼有秦云中、雁门、代
①即今广东英德市北七十里北江东岸之清溪村。北宋置清溪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清溪镇。清宣统 《东莞县志》 卷7: 东江 “又北屈东北过长山旧围,清溪墟水合上官仓水自东南来注之。上官仓水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