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川县
北宋大观二年 (1108) 置,属播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北泗渡镇北。宣和三年 (1121)废。
古县名。北宋大观二年(1108年)置,治今贵州省遵义市泗渡北。属播州。宣和三年(1121年)废。
北宋大观二年 (1108) 置,属播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北泗渡镇北。宣和三年 (1121)废。
古县名。北宋大观二年(1108年)置,治今贵州省遵义市泗渡北。属播州。宣和三年(1121年)废。
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南聂都山下聂都乡。明时有巡司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崇义县:聂都隘 “在县西南聂都山下。为县境之襟要。嘉靖三十一年,岑溪贼李文彪由火径过游仙隘,掠县境之关田。隆庆四年,流贼黄朝
亦名龙溪场。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长溪河注入大宁河口处之龙溪镇。清光绪《巫山县志》卷2:龙溪场在“县东北一百五十里”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四十里方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 “方山”条引《吴兴掌故》云:“陈武帝为信武将军, 自长城遣二千人夜下方山津,即此。”
即巴尔库勒淖尔。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镇西府》:巴尔库勒海“旧音巴里坤淖尔”。古称蒲类海。又名巴里坤南湖,系临巴里坤县城得名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北。系
汉、唐时,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。《汉书·萧何传》:王卫尉曰,“关中摇足,则关西非陛下有也”。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:谚语“关西出将,关东出相”。地区名。亦称关右。汉、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。《
北宋置,属公安县。在今湖北公安县西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一名兰门山。即今甘肃祁连山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夕归次于穷石。”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:“弱水出穷石。”
清置,属建昌镇。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南热水河北岸红莫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二》: 热水汛“在西昌西北热水旁,为大小凉山诸夷出入要路”。清雍正八年 (1730) 筑城,设都司分驻。
①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。明弘治《句容县志》卷4:“甲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临泉乡, 宋景定间僧行昱爱其丛峰竞秀, 甲于左右诸山, 因名焉。”②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三十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萌水“出西南甲山
亦作制虏台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北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 万历间,雪山国师喇嘛等 “围漳腊,守备张良贤破之。……又犯制台,良贤复击之”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1 《边防记》:“又攻制虏台,前后斩首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