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皇山
在今浙江杭州市南。本名育王山。民国《西湖新志》卷3:“吴越王迎明州(今浙江宁波市)阿育王塔,置于城南”,故名。清改建为玉皇宫(即福星观),始称玉皇山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南。本名育王山。民国《西湖新志》卷3:“吴越王迎明州(今浙江宁波市)阿育王塔,置于城南”,故名。清改建为玉皇宫(即福星观),始称玉皇山。
清置,属归化厅。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九十里猴场镇。清有把总驻防。
亦作蒙可山。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大兴安岭北段。《元史· 伯帖木儿传》: 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,平叛王乃颜,“追至梦哥山,并擒金家奴”。
①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南涢水西岸。《晋书·张昌传》:太安二年(303),“昌于安陆县石岩山屯聚,去郡八十里,诸流人及避戍役者多往从之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32引《荆州记》云:“安陆县南十五里有石岩山,北临涢水
即今河北内丘县东十二里金店镇。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于此筑金提堡。
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大海中大万山岛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东莞县有老万山。清康熙《新安县志》卷3:老万山“在大奚山西南洋海中。周回过于大奚。林木箐森。昔万贼巢此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新安县“大奚山”
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平县置,属会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南。大业三年(607)属汶山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属翼州。二年(619)废。贞观四年(630)复置。二十一年(647)隶当州。显庆元年(6
在今山东东明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东明县: 康王台 “宋高宗为康王时,募兵入援,筑台于此”。
即今陕西宜君县北青河。有玉华、缠带谷二源,俱出铜川市西北界,东北流至县北合流为慈乌河,至黄陵县入沮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宜君县:慈乌水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源出子午岭,流经兰芝谷”。
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三十里武陵山。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,东越王余善发兵拒汉道,“入白沙、武林、梅岭…… (汉)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”。即此。②今浙江杭州市的别称。初为山、水名
即辽石冈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良乡县 “有料石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