灞桥镇
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中部、灞河东北岸。面积43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灞桥街,人口1.5万。镇以灞桥得名。地处西安东大门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汉代在今灞河东岸上、下桥子口建霸桥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于今灞桥稍北重建。宋至民国均设镇。清称灞桥街,咸宁县丞署驻此。1950年置灞桥乡,1958年改公社,1985年复置乡,1986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、葡萄、草莓。有锻压机械、建筑机械、冶炼、建材及肉类加工等厂。陇海铁路、西潼高速公路经此。
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中部、灞河东北岸。面积43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灞桥街,人口1.5万。镇以灞桥得名。地处西安东大门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汉代在今灞河东岸上、下桥子口建霸桥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于今灞桥稍北重建。宋至民国均设镇。清称灞桥街,咸宁县丞署驻此。1950年置灞桥乡,1958年改公社,1985年复置乡,1986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、葡萄、草莓。有锻压机械、建筑机械、冶炼、建材及肉类加工等厂。陇海铁路、西潼高速公路经此。
①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1播州带水县: 带水 “源出故县西大山东,流经县城北,又东流至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”。②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载宁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乐浪郡含资县: “带水西至带方入海
即今福建光泽县治杭川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光泽县: 杭川驿 “县治西。宋置。熙宁中,迁县治南。明朝洪武六年迁今所”。
亦作屈兹国、丘慈国、屈茨国、屈支国、鸠兹国、归兹国。都延城 (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)。西汉属西城都护府。唐名伊逻卢城,为龟兹都督府治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龟兹一曰丘兹,一曰屈兹。”即“龟兹国”
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(狗枷)东川水出南山之石门谷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),昭宗“出启夏门,趣南山,宿莎城镇……徙幸石门镇”,即此。
唐武德三年 (620) 杜伏威置,治所在义兴县 (今江苏宜兴市)。以金鹅山为名。七年 (624) 改为南兴州。
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之土默特平原(又称呼和浩特平原)。《敕勒歌》 云: “敕勒川,阴山下,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 《北齐书·神武纪下》: 东魏武定四年(546),高
北周置,属龙涸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北。隋属同昌郡。唐废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瀼州置,治所在临江县 (今广西上思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思县及宁明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瀼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瀼州置,治临江县(今广西上思县西南)
在今广东饶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 青竹径隘 “在县 (今三饶镇)东南接福建漳浦县界”。
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。北宋改为归城州。②北宋改归诚羁縻州置,属邕州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