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湓山

湓山

在今江西新干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新淦县: 湓山 “在县东六十二里。环拥十二峰,上有紫元洞及王郭、浮邱三仙坛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临江府》: 湓山 “山有十二峰。高十里,云出则雨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济北国

    汉高帝元年 (前206) 项羽封田安置,都博阳 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、德州、泰安、莱芜等地。五年国除。文帝二年 (前178) 以齐之济北郡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,都卢(今山东长清县西

  • 海州卫

    明洪武九年 (1376) 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。清顺治十年 (1653) 改为海城县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置,治海州故城(今辽宁海城市)。属辽东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定西驿

    又名定西岭驿。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,凤仪镇南四十里。兼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玉皇庙

   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城东二十四里府城村北。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(1076)。金泰和七年(1207)重修。元至正十五年(1355)建山门及钟鼓楼。明、清均有修葺。分三个院落。现存玉皇殿(后大殿)为创建时原物,

  • 晋兴郡

    ①西晋永嘉五年 (311) 前凉张轨置,治所在晋兴县 (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湟水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乐都县以东、甘肃兰州市以西黄河湟水两岸地区。北魏废。②东晋大兴元年 (318) 分郁林郡置

  • 扬同

    西藏古地名。即羊同的异名。在今西藏西部及毗邻地区。慧超《往五天竺国传》:“迦叶弥罗国东北,隔山十五日程,即是大勃律国、扬同国、娑播慈国。”

  • 什帖镇

    清置,属榆次县。即今山西榆次市东北三十五里什帖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  • 贵州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尹州置,治所郁平县 (今广西贵港市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怀泽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贵州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贵港市地。元属广西道肃政廉访司。大德九年 (1305)

  • 雷公洞

    在今湖南慈利县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 雷公洞 “天色阴晦,则其中隐隐有如雷。两壁峻立,形如佛像”。在湖南省凤凰县西北部,高久山东麓。为石灰岩溶洞。因雷雨时洞中有雷声回响,村人以为神,故名。

  • 福州左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一年 (1388) 置,属福建都司。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废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。属福建都司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