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溪道

清溪道

古道路名。亦作清溪关路。唐自四川西部通向云南的重要道路。系在汉灵关道的基础上不断展筑而成。起自黎州 (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) 渡大渡河南行,出清溪峡 (今四川汉源县西南),沿越嶲河谷,越小相公岭,转安宁河,经西昌、会理,渡金沙江,南抵云南之大姚、姚安、祥云,西通大理。乾元中置关于清溪峡,为控扼南诏重地。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: “由黎州出邛部,直云南,置清溪关,号曰南路。”


唐代自黎州(治今四川汉源县西北),渡大渡河而南,出清溪峡之清溪关至嶲州,再至南诏首都阳苴咩城的交通要道,清溪关为此道要隘,故名。又称“南道”(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)或“南路”(《蛮书·云南界内途程》),以唐南往而言。黎州而北出邛崃关通往雅州、成都府。自今四川省汉源县南出大相岭山脉之大关,渡大渡河,南出甘洛、汉源二县交界之深沟(即唐清溪关),沿越西河,逾小相岭,溯安宁河,经今西昌市、会理县,渡金沙江,抵云南省姚安县,西至大理市。为唐与南诏使者往来要道,双方多次用兵亦常取此道。早于秦汉时已渐开通,经历代修治展筑而成。唐中叶后,屡经开修,贞元年间“韦皋凿青溪道以和群蛮,使道蜀入贡”(《新唐书·突厥传》)。北宋初期仍与大理通道,熙宁以后渐趋冷落,南宋以后闭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阳堡

    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北三十里云阳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云阳堡“嘉靖二十七年筑,万历二十四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堡东蔽左卫,且为白羊之羽翼”。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年)筑。即今山西省右玉县东北云阳

  • 蔡寺

    南宋淳熙二年 (1175) 建,在今西藏拉萨市东郊。为藏传佛教蔡巴噶举之祖寺。南宋淳熙二年(1175年)建,在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郊。为藏传佛教蔡巴噶举之祖寺。

  • 五丁山

    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四十里。其峡曰五丁峡。亦曰金牛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宁羌州:五丁山“相传即秦作五石牛绐蜀,蜀令开道引之处也”。

  • 惠安县

   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析晋江县北乡地置,属泉州。治所在今福建惠安县东北龙窟岭下。后徙螺山之阳,即今治。元属泉州路。明、清属泉州府。1913年属福建南路道。1914年属厦门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

  • 山石站

   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山市镇。清光绪《皇朝直省图》吉林图:宁古塔西北有山石。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作商石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作山石站。民国《东北年鉴》作山市站。

  • 兴陵

    金世宗陵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大房山支脉云峰山麓。

  • 扎哈沁旗

    清乾隆四十年(1775)置,属科布多。驻地即今蒙古国科布多省莫斯特。古旗名。清乾隆四十年(1775年)以扎哈沁部置。驻地即今蒙古国科布多省莫斯特。隶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。后废。

  • 斡鲁欢河

    亦作斡耳寒河。即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。《元史· 伯颜传》: 至元十四年 (1277),“诸王昔里吉劫北平王,拘安童,胁宗王以叛,命伯颜率师讨之,与其众遇于斡鲁欢河,夹水而阵,相持终日,俟其懈,麾军为两

  • 女国

    西藏古代族部名。为东女国、西女国之简称。(1)东女国之简称。《隋书·裴矩传》:“其三道诸国,亦各自有路,南北交通,其东:女国,南:婆罗门国等,并随其所往,诸处得达。”东女国地在今西藏昌都地区东北部及四

  • 龟山

   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4盱眙军:龟山“在盱眙县北三十里。其西南上有绝壁,下有重渊。《广记》:龟山,禹治水以铁锁锁淮涡水神无支奇于龟山之足。唐永泰中,李汤以牛五十引锁出之,锁末有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