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流县

清流县
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新昌县置,为滁州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28滁州: 清流县 “因县东清流水为名”。大业初属江都郡。唐复为滁州治。明洪武初废入滁州。

②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析宁化、长汀两县地置,属汀州。治所在清流驿 (今福建清流县)。《元一统志》: 清流县 “以溪流清泚,因取清流为名”。嘉靖《汀州府志》 卷1 《邑名》: 清流 “旧驿名,以溪流如环,清莹可爱,故名”。南宋绍定中 (1228—1233)废。元复置,属汀州路,仍治今清流县。明、清属汀州府。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。1914年属汀漳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
(1)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新昌县置,治今安徽省滁州市。为滁州治。因县东清流水得名。明洪武初废入滁州。(2)今县名。在福建省西部、九龙溪流域。属三明市。面积1808平方千米。人口14.7万。辖5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津镇。北宋元符元年(1098年)析宁化县六团里和长汀县三团里置县,治今址。以县治有龙津河流水清澈命名,属汀州。《大元大一统志》:清流县“以溪流清泚,因取清流为名”。南宋绍定间废。元至元八年(1271年)复置,属汀州路。明、清属汀州府。1913年属西路道(1914年改称汀漳道)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31—1934年曾为中央苏区辖地,建立过县、区、乡三级政权。1949年属第七专区(1950年改称永安专区)。1956年改属龙岩专区。1960年并入宁化县为清宁县,治所在原宁化县城。1961年恢复清流县,归属仍旧。1962年改属三明市。1963年属三明专区,1971年属三明地区。1983年属三明市。地处武夷山南段,九龙溪横贯东西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水力资源丰富。产稻、大豆、油菜籽、油茶、花生等。特产松脂、香菇、油桐。所产剪刀著名。矿产有斑岩型钨、煤、铜等。有嵩口坪水库和嵩口坪鱼龙岩水电站。工业有森工、机械、电力、食品等。建文、洋万公路和沙溪航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吐京县

    ①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)改岭西县置,为吐京郡治。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。隋开皇初属隰州,十八年(598)改为石楼县。②东魏武定三年(545)置,属武州。治所在雁门川(今山西繁峙县西)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

  • 布特哈左旗

    1932年日伪分雅鲁县置,属伪兴安东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。旋废。

  • 洄溪

   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黑山口乡,合冯水入沱。唐元结有 《说洄溪招退者》 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4道州: 洄溪 “在江华县三十三里四山之间,乳窦松膏之所渍,泉甘宜稻,饮之者寿”。

  • 华清宫

   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骊山北麓。《元和志》卷1昭应县:华清宫“开元十一年,初置温泉宫,天宝六年,改为华清宫”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5:“贞观十八年,诏左屯卫大将军姜行本、将作少匠阎立德营建宫殿,御赐名汤泉

  • 彭场镇

    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南三十二里彭场镇。昔为白泥湖,清乾隆初成市集。在湖北省仙桃市中东部。面积158平方千米。人口9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彭场,人口1.7万。1949年为彭场镇,1958年设彭场公社,1984

  • 茆山河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: “东自保安水门,向西过榷货务桥,转北过茆山井蒲桥,至梅家桥曰茆山河。” 苏轼 《请开河奏状》 谓 “南抵龙山浙江闸口、北出天宗门”之茆山河,即此。南宋

  • 林寺山

    即今山东海阳县北林寺山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1 “火山” 条下载: “又有仓山、林寺、福阜三山。林寺、福阜,淘金之地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6莱阳县: 林寺山 “元亦置金场于此”。

  • 辉坨镇

    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南四十里辉坨乡。民国《滦县志》 卷3集镇: 辉坨在 “城西南九十里”。

  • 平固镇

    又称平固市。宋置,属赣县。在今江西赣县东。

  • 田州塔

    俗称姚伏塔。在今宁夏平罗县南四十里姚伏镇东二里。因古田州城而得名。西夏始建。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)重修。为七层六角形楼阁式砖塔。通高38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