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泉镇

清泉镇

金置,属三水县。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南。


(1)在湖北省浠水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60平方千米。人口20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清泉,人口8.8万。清代称丽文镇,民国时改丽拱镇,后因有一清泉改今名。1949年名城关镇,属云路区。1950年设城关乡,1951年改城关区,1958年改城关镇。1982年改今名。2001年麻桥乡及余堰、三店二乡部分并入。地处浠水河两岸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,盛产淡水鱼、茶叶。有机械、轻工、化工、食品等厂。京九铁路及罗兰、黄标、浠大、浠英公路会此。古迹有宋文庙等。(2)在湖南省桂东县东北部。面积65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地圩,人口830。境内有清泉河,镇因河名。1950年设大地乡。1953年划归江西省遂川县,1957年复属桂东县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为乡,1993年改镇。主产稻,盛产茶叶、金橘。铜锣村的“玲珑茶”为“湖南八大名茶”之一。有缝纫、制茶、竹木制品等厂。为桂东、遂川二县边境重要集市。有公路与桂遂公路相接。(3)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东南部。面积50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廖家场,人口2000。为成都附近著名的“东山五场”之一。取“掘新井引清泉”之意命名。1951年为金堂县太平乡,1958年为太平公社,1983年分置清泉乡、清泉镇。1985年乡并入镇。盛产柑橘。特产辣椒、生姜。有养殖、农机、建材等业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清金公路经此。(4)在四川省安县东南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清泉,人口5000。以境内泉水沟之水清澈见底得名。1950年设河清乡,1959年改公社。1981年更名为清泉公社,1983年复改乡。2000年撤乡建镇。产蚕茧、生猪、畜禽、蔬菜等。绵阳清泉联合奶牛场驻此。有粮油加工、生猪屠宰及加工、运输、建材等企业。谭秀公路经此。(5)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东南部。面积123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清泉寺,人口480。因清康熙二年(1663年)所建清泉寺得名。1949年设清泉乡,1958年设公社,1984年复设乡,1997年设镇。产谷子、黍、玉米等。有农机站、陶瓷厂。为榆林、米脂、佳县交界处农贸集市。有公路通西包公路。(6)在甘肃省山丹县中部。面积380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街村,人口 2150。镇以境内清泉河得名。民国初为草湖区,后改为一区。1938年撤区析设富源乡、龙峰镇。1949年撤乡镇改设龙泉区。1955年设城关、城北两乡。1958年合并建红旗公社,同年底改名为城北公社。1962年析置西湖、城北二公社,1965年二公社合并建清泉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98年置镇。主产粮食。有机砖、水泥、机修等厂。兰新铁路、312国道经此。古迹有四坝滩新文化遗址、王家享堂、土佛寺遗迹、汉长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邑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即今山东东阿县(铜城镇)。三国魏属济北国。北魏属济北郡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孝建二年 (455) 侨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南三十里孙耿镇。北魏属东魏郡。隋属齐郡。唐属齐州。

  • 王官屯

    即今河北沧县东南王官屯乡。清乾隆《沧州志》卷2坊集:南路有王官屯。

  • 赤岬城

    亦作赤甲城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赤岬山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,是公孙述所造。因山据势,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,东高二百丈,西北高千丈,南连基白帝山。”相近为白帝城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奉

  • 臭水场

    亦名安兴场。即今四川安县西南秀水镇。以臭水所经为名。清嘉庆 《安县志》 卷11: 安兴场“即臭水场,城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大泽山

    在今山东平度市北七十里。岩壑绝胜,有瑞云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平度州:大泽山“峰顶半岩叠石为城,谓之皇城顶。或以为赤眉故砦也。下有白虎溪,乳泉河出焉。西南流入胶水”。古称巨青、九青。在山东省平度市北部

  • 老挝宣慰司

    明永乐二年(1404)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。辖境约当今老挝北部。明末废。

  • 孔雀溪

    即今四川筠连县西南孔雀场。明于此置土巡司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5筠连县:“县西南孔雀溪,有孔雀溪巡检司,土舍主之。”

  • 抚琴山

    在今甘肃正宁县西南罗川乡(旧正宁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真宁县:抚琴山“在县治南。山畔有洞,风来作声,仿佛若琴韵,因名”。

  • 绵 (緜) 诸县

    北魏置,属略阳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四十五里社棠镇。西魏废。

  • 沣水

    ①即今河北隆尧县东之北澧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隆平县:沣水在“县东十里。自顺德府任县流经县界, 又东北与沙河合,注于胡卢河。嘉靖十六年,以故流壅塞,更加疏浚,谓之新沣河……《志》云:县城下有沣水渠,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