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西

淮西

①地区名。亦称淮右。隋唐以前,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,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,所以习称今皖北、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。《史记·荆燕世家》: 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立 “高祖弟交为楚王,王淮西三十六城”。

②唐方镇名。为淮南西道简称。


(1)古地区名。隋唐以前,从长江下游通向中原一般都在今安徽省寿县附近渡淮,这一段淮水流向系自南向北,故习称今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,亦称淮右。(2)唐方镇名。全称淮南西道。至德元载(756年)置淮南西道节度使,简称淮西节度使,治颍川郡(今河南许昌市)。乾元元年(758年)移治郑州(今河南郑州市),次年移治寿州(今安徽寿县),上元二年(761年)移治安州(今湖北安陆市),大历八年(773年)移治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,十一年移治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。十四年还治蔡州,号为淮宁军,寻又改为申光蔡节度使。贞元十四年(798年)改号彰义军,元和十二年(817年)复为淮西节度使。长期领有申、光、蔡三州,相当今河南省郾城、上蔡、新蔡以南,西平、遂平、确山、信阳以东地区。长期为李希烈、吴少诚、吴少阳、吴元济等割据,元和十二年(817年)为中央平定,次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姓湖

    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北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一》:五姓湖“分属临晋县、虞乡县界,即古张阳池东西二陂也。……《县志》亦名五姓滩,滩旁有五姓村,因名”。古湖泊名。又称五姓滩。即今山西省永济市东北伍姓湖。因其

  • 龟蒙顶

   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。为蒙山主峰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有“奄有龟蒙”句。蒙即指蒙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费县:蒙山“其山西峰类龟,俗谓之龟蒙顶”。蒙山主峰。在山东省蒙阴、平邑两县交界处。因峰顶形似卧龟

  • 后垅

    即今台湾省苗栗县西北后龙镇。本后垅社(见清乾隆间范咸《台湾府志》卷2)。 日本占领期间设后龙庄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后龙镇。

  • 武休关

    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南武关驿。旁扼褒斜道,为陕蜀交通咽喉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69凤州: 武休、饶风关,“ (褒斜谷) 旁连武休关,又极东为饶风关”。《宋史·吴玠传》: 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,金将撒离喝

  • 马良坪堡

    明建,即今湖北保康县南马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保康县:马良坪堡在“县南百里。旧为盗贼出没之所。成化初,官军讨房陵西山贼,别将林贵从安远进兵马良坪是也”。

  • 邻水镇

    北宋置,属邻水县。在今四川邻水县北二十里。

  • 都云 (雲) 军民府

    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都云县 (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)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 改置都云安抚司。

  • 电茂场

   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。产海盐。清设盐课大使。民国时设场知事。

  • 马峰山

   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腾越州:马峰山在“州东十五里”。

  • 长峪城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,近怀来县界。清光绪《昌平州志》卷3:“长峪城高一丈八尺,周三百五十余丈,南北二门。明正德十五年建城,南有小城曰长峪新城。”皆为明、清驻守重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