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澶山
即海坛山。今福建平潭县海坛岛。《元和志》 卷29福州长乐县: 海澶山在 “县东一百二十里。山在大海中,周回三百里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、《方舆纪要》 等均作海坛山。
即海坛山。今福建平潭县海坛岛。《元和志》 卷29福州长乐县: 海澶山在 “县东一百二十里。山在大海中,周回三百里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、《方舆纪要》 等均作海坛山。
又作黄牛寨。即今陕西凤县东北黄牛铺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二年 (955),王景攻蜀,入散关,“拔黄牛等八寨”。《宋史·吴璘传》: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(1161),金人 “以兵扼大散关,游骑攻黄牛堡
元置,故址在今吉林蛟河市西北天岗镇附近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石敦一百 (里) 散迭(站)。”
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南溪南镇。民国 《霞浦县志》 卷6《城市志》: 南乡有溪南市。
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七十里雁门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慈溪县: 雁门岭在 “县 (治今宁波市西北慈城镇) 东北四十里。道出龙山所,与定海县接界”。
在今四川什邡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73什邡县: “雍齿山在县南四百步。《汉书》 封雍齿侯国。《汉书》 高帝六年封雍齿为什邡侯,至汉元鼎五年,以酎金国除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7什邡县: 雍齿城“今城南
明置,属宁远卫。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三十里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仙灵寺堡“堡东土岭可屯兵,堡东土烟台可按伏”。
亦作白都讷厅。清嘉庆十五年(1810)置,属吉林将军。治所在伯都讷城(今吉林松原市)。光绪八年(1882)移治孤榆树屯(今吉林榆树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松原、榆树二市地。三十二年(1906)升为新城府。
北宋置,属监利县。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。
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大安寺之北。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辽阳:中会寺在“祖越寺南十里”。寺前有明嘉靖四年(1525)碑记:“襄平南千山之上, 自唐敕建古刹有五, 中会居其中。”寺内原存有明
即今福建古田县南水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古田县:水口驿“即废古田县。宋时曰嵩溪驿,元改今名。明初因之,递运所亦置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