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子口
一名浩口市。即今湖北潜江市西四十六里浩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潜江县 “白洑驿” 条下:“ 《志》 云,县境要险,有班家湾、浩子口,防御最切。”
一名浩口市。即今湖北潜江市西四十六里浩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潜江县 “白洑驿” 条下:“ 《志》 云,县境要险,有班家湾、浩子口,防御最切。”
亦名广开土王碑、永乐太王碑。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十里太王陵东南侧。为公元414年高句丽长寿王为纪念永乐太王(高句丽第十九代王)谈德而建。碑文记述其父永乐太王业绩,守墓奴隶滩派情况。为研究古史珍贵资料。
唐武德六年(623)于延福县境侨置,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境。贞观二年(628)省入延福县。
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六里小越镇。清光绪《上虞县志》卷18引《万历志》:小越市“在县(旧治丰惠镇)东北四十里”。
亦作依拉哈、伊勒哈。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)置,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南伊拉哈镇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布克依站”条下:“喀穆尼站,又四十二里至伊拉喀站。”
在今湖北崇阳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张咏读书堂“在崇阳县东六十里港陂。扁曰休心。咏尝赋诗自记”。
西藏古地名。地约在今西藏北境之唐古拉山口,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鹘莽驿,唐使入蕃,公主每使人迎劳于此。” 其山名鹘莽山,其下有鹘莽峡即唐古拉山南麓之索曲河上游。
①1895年日本占领后改淡水县为台北县, 其后又先后改设台北厅、台北州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复设台北县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北市。1947年迁治板桥镇(今台北县)。②1942年析东台县北部置
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油山镇西益田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叶田口“在县东南。《志》云:平田司相近有叶田等六口子”。
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当在今陕西延安市北境。
岛名。《史记· 秦始皇本纪》: 二十八年(前219),“遣徐市以童男女数千人,入海求仙人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云: “亶洲在东海中,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,止在此洲,共数万家,至今洲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