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隆宗
又作洛龙宗、罗隆宗。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。清乾隆 《西藏志·疆圉》: “工布江达、拉里、说板多、洛隆宗、昌都皆为要隘。”“洛隆”,藏语意为南谷。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,后迁驻孜托。
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孜托。1960年与硕板多宗合并,改置洛隆县。
又作洛龙宗、罗隆宗。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。清乾隆 《西藏志·疆圉》: “工布江达、拉里、说板多、洛隆宗、昌都皆为要隘。”“洛隆”,藏语意为南谷。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,后迁驻孜托。
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孜托。1960年与硕板多宗合并,改置洛隆县。
一作汪陶县。 西汉置, 属雁门郡。 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。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雁门郡陶县, 注引孟康曰: “音汪。” 西晋永嘉后废。
即闰盐县。在今四川盐源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闰盐: “夷名为贺头甸,以县境有盐井故名。”
明永乐十三年(1415)置,属安府。治所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境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入安南。
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南一百三十九里黄旗寨乡。民国 《开原县志》 图: 东南有黄旗寨。
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司置,属都匀安抚司(后改都匀府)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二十里邦水。清以后废。“邦水”系布依语音译,意为水塘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改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
在今江苏南京城西北、中山北路出城处。1921年建,初名海陵门。1931年改称挹江门。
即今江苏江宁县南殷村乡。清同治《上江两县志》 卷5 《城厢》: 有 “殷巷”。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江宁县记: “殷村巷镇在城南三十里。”
即西路旧土尔扈特旗。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。驻牧地在今新疆精河县西南、尼勒克县西北部。
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南迪口镇。清时建安县丞驻此。即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南迪口。清建安县丞驻此。
在今广东新会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57新会县:“西熊洲、东熊洲俱在县南二十七里海心,有孤山相对耸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