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口县
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博生 (原宁都)、宜黄、广昌三县析置,驻麻田 (今江西宁都县北麻田)。后迁东山坝小源 (今江西宁都县北小源)。1934年11月废。
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3年由博生县北部析置,治麻田(今江西宁都县西北),后迁东山坝小源(今江西宁都县东北)。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。
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博生 (原宁都)、宜黄、广昌三县析置,驻麻田 (今江西宁都县北麻田)。后迁东山坝小源 (今江西宁都县北小源)。1934年11月废。
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3年由博生县北部析置,治麻田(今江西宁都县西北),后迁东山坝小源(今江西宁都县东北)。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。
东晋升平二年(358)分晋宁县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十五里城郭村。南朝陈改为卢阳县。唐天宝元年(724)改义昌县,五代唐改郴义县,北宋改桂阳县。1913年复名汝城县,后属湖南衡阳道。治所即
①我国第二大淡水湖。在今湖南省北部、长江南岸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 “湘水出舜葬东南陬,西环之,入洞庭下。” 屈原 《离骚》: “邅吾道兮洞庭。” 关于洞庭湖的演变,长期以来地理学界、水利学界根据近
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七十六里赵村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又作巴图山。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巴尔达木哈喇山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庆州: “辽国五代祖勃突……生于勃突山,因以名。没,葬山下,在州[南] 二百里。” 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3: “ (巴林右) 旗
又名三丈陂、三严水。在今安徽临泉县西鲖城镇南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 (葛) 陂水东出为鲖水,俗谓之三丈陂,亦曰三严水。”
在今浙江新昌县南彩烟山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新昌县: 彩烟镇 “在县南彩烟山下。宋置巡司。明初因之,后废”。
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二十五里甘棠村。三国吴属临贺郡。南朝宋属临庆国。齐仍属临贺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并入永阳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江永县西南谢沐乡,属苍梧郡。三国吴以
在今甘肃天水市西百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竹岭水出南山竹岭,二源同泻,东北入藉水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元兴三年(404),西秦“乞伏乾归与仇池杨盛战于竹岭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。东晋义熙十二年
即今云南凤庆县西南六十八里营盘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彝语 “锡腊” 意为牛筋树木多的地方。
①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北二十里沙河镇。清光绪《滁州志》卷1之3:沙河集“距城二十里”。②一名新集。即今陕西南郑县西新集镇。清乾隆《南郑县志》卷3:西乡有沙河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