泷州
南朝梁置,治所在龙乡县 (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)。隋大业初改为永熙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为泷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市境。天宝元年 (742)改为开阳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名泷州。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废。
(泷shuāng) 南朝梁置,治龙乡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)。以境内泷水得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永熙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旧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罗定市地。属岭南道。北宋属广南东路。治平元年(1064年)废入康州。
南朝梁置,治所在龙乡县 (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)。隋大业初改为永熙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为泷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市境。天宝元年 (742)改为开阳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名泷州。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废。
(泷shuāng) 南朝梁置,治龙乡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)。以境内泷水得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永熙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旧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罗定市地。属岭南道。北宋属广南东路。治平元年(1064年)废入康州。
西汉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孟康曰, ‘音蒲环’。”西晋废。
在今云南勐海县城西二十八里景真山上。建于清康熙四十年 (1701,傣历1063年)。傣语称 “窝苏”,意为举行宗教仪式之地,或高级僧侣活动的经堂。高21米,由座、身、顶三部分组成。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
在今湖北巴东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巴东县: 罗头山 “在县东七里。滨大江,环锁江水,回顾县治。下有罗头洞”。
1943年日伪改太原县置,属雁门道。治晋源 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)。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复名太原县。
在今山西闻喜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闻喜县: 黄芦泉在 “县东三十里,南流溉田入浮水”。
即今四川双流县南黄龙溪镇。清同治 《仁寿县志》 卷1: 东北顺河乡二甲有黄龙溪场。
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南海浪河。源出市西南张广才岭,东北流入牡丹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是时,邻部虽稍从,孩懒水乌林答部石显尚拒阻不服。攻之,不克。” 即此。清作海兰河。古水名。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海浪
即今新疆富蕴县东北喀依尔特河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额尔齐斯河 “ 一源为喀喇额尔齐斯河。河出库尔图岭,南流百里,左会一水,复西南流五十余里,与华额尔齐斯会。二水以黄、黑异称”。
在今蒙古国东部克鲁伦河边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十一年(1216),“丙子春,还庐朐河行宫”。
元至正七年 (1347) 置,属耿冻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勐腊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倚邦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废入车里军民府。元至元七年(1270年)置,治今云南省勐腊县北勐落。属车里府。明洪武十五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