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一作隋州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并州置,治所在随县 (今湖北随州市)。隋大业三年(607) 改为汉东郡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复改为随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汉东郡。乾元元年 (758
在今福建漳浦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浦县: 绥安溪 “在县南四十里,东流合李澳川入海”。
亦作乌罗护。北魏时部落。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区。《魏书·乌洛侯传》:乌洛侯国“在地豆于之北,去代都四千五百余里。……其国西北有完水,东北流合于难水。……世祖真君四年来朝,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,石
①元置,水站,即今湖南祁阳县东南白水镇。明废。②元置,即今甘肃平凉市东南白水乡。明废。
北宋元丰七年 (1084) 置,属融州。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附近。明于此置浔江镇巡司。北宋元丰七年(1084年)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附近。
即今广东廉江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石城县: 新和驿 “在县治西”。元天历元年 (1328) 移石城县治此。
即箬溪。在今浙江长兴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25长城县: “若溪水,酿酒甚浓,俗称 ‘若下酒’。”
即浙江。在今浙江省西北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9: 浙江 “亦曰罗刹江。《志》 云: 取风涛险恶之意”。民国 《重修浙江通志稿·地理》: “秦望山附近古有罗刹石,横截江涛,极为险恶,故钱塘江旧有罗刹江之名
春秋随邑。在今湖北广水市境。《左传》: 桓公八年 (前704),楚子伐随,“战于速杞,随师败绩”。古邑名。春秋随邑。在今湖北省广水市境。《左传》桓公八年(前704年):楚子伐随,“战于速杞,随师败绩”
北周明帝改涌泉县置,为涌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附近。隋开皇三年 (583)改为通泉县。古县名。北周明帝时改涌泉县置,治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。属涌泉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通泉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