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头角
即今广东深圳市东沙头角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安县东有沙头角。
区片名。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北区东部。原为渔村,靠近沙头角海岸有一个全港最大的渔业码头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中英会勘界址时,将沙头角一分为二,以村街中心为地界,立下8个不足1米高的石头界桩,作为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分界线,从此形成了有名的中英街。1949年以来,沙头角的中界和英界分属边防禁区,发展一直缓慢。1979年以后,沙头角的边界贸易迅速扩展。
即今广东深圳市东沙头角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安县东有沙头角。
区片名。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北区东部。原为渔村,靠近沙头角海岸有一个全港最大的渔业码头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中英会勘界址时,将沙头角一分为二,以村街中心为地界,立下8个不足1米高的石头界桩,作为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分界线,从此形成了有名的中英街。1949年以来,沙头角的中界和英界分属边防禁区,发展一直缓慢。1979年以后,沙头角的边界贸易迅速扩展。
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之左有武口,水上通安陆之延头。”《宋书·谢晦传》:元嘉三年(426),谢晦兵败, 自江陵北逃,“至安陆延头,为戍主光顺之所执”。
即茶王城。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。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。东汉末,张白骑据此。《周书·权景宣传》:西魏大统四年(538),宇文泰自洛阳还,“留景宣守张白坞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。东汉末张白骑据此,因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同四年
北宋置,属太平砦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北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,弘治间迁治今大新县(桃城镇)。1912年改为养利县。北宋置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北。明为正州,属太平府。弘治间迁治今大新县。1
即今陕西乾县西漠西河、大北沟、漠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乾州: 莫水“亦曰漠谷水。源出永寿县界高泉山,流入州西北境,又西南流入武功县界。亦名武水,下流入于渭水”。
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,封山东南二里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 仲尼云 “汪芒氏之君也,守封、嵎之山者也”。韦昭注: “封,封山; 嵎,嵎山。今在吴郡永安县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94武康县: “嵎山在县东南三十
唐贞元十年 (794) 后南诏改宁北节度置。治所在剑川城 (今云南剑川县南十四里下登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剑川州 “剑川湖” 条下: “剑川在州南十五里,即剑湖之尾,曲流三折,形如川字。”康熙 《
1913年改石阡府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石阡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据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17:“石阡之名, 因于阡山。”而明《寰宇通志》卷114说,石阡因石阡河而得名。但此二说对石阡之本
又名补陀洛迦山。即今浙江舟山市东普陀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庆元府: 梅岭山 “在昌国县。四面环海,高丽、日本、新罗、渤海诸国,皆由此取道,守候风信”。《清一统志 ·宁波府》: 补陀洛迦山 “在定海县
①亦作倭沙河、隈沙河。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,为蚂蜒河上源支流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蚂延河“又西十余里径南阳川南,倭沙河自南来注之。河出宁古塔西北境,入厅东南径大肚川西,西受来自锅盔顶山之小水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