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水县
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王寨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“沁水又径沁水县故城北,盖藉水以名县矣。”北齐废。
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永宁县置,属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沁水县。大业初属长平郡。唐属泽州。清雍正六年(1728)属泽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北。因县北有沁水得名。属河南郡,晋及东魏不改。北齐废。(2)今县名。在山西省东南部、太行山南部东侧。属晋城市。面积 2655 平方千米。人口20.6万。辖7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港镇。春秋为晋端氏邑。战国属赵。汉置端氏县,治今县东西域村,属河东郡。西晋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废。太和二十年(496年)复置,为安平郡治。孝昌中又设东永安县,为泰宁郡治。北齐废泰宁郡,改东永安县为永宁县,属安平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端氏县治迁今县东端氏村。开皇十八年永宁县改为沁水县,县治即今县城,属长平郡。《水经注·沁水》:“沁水又逕沁水县故城北,盖藉水以名县矣。”唐、五代、北宋、金均为沁水县、端氏县,属泽州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端氏县并入沁水县,属泽州。明因之。清属泽州府。1914年属冀宁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1年析置沁水、士敏、沁南三县。1943年废沁水县并入士敏县。1944年沁南县改为沁水县。1947年沁水、士敏二县合并,恢复沁水县制。1949年属长治专区,1985年属晋城市。地处太行、太岳、中条三山之间。沁河、县河、端氏河、龙渠河等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小麦、谷子、棉花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铜、石灰石、大理石、耐火黏土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电力、纺织、机械、缫丝、建材、造纸等。侯月铁路和晋韩、沁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圣天寺、汤王庙、历山、下川遗址和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