汶县
东汉改文县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附近英守沟古城。西晋属辽东国。十六国前燕废。
古县名。东汉改文县为汶县,治今辽宁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附近英守沟古城。属辽东郡。三国魏、西晋因之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齐王芳纪》:正始元年(240年),“以辽东汶、北丰县民流徙渡海,规齐郡之西安、临菑、昌国县界为新汶、南丰县,以居流民”。即此。西晋后废。东晋咸和八年(333年),慕容皝、慕容仁兄弟相争,皝遣高诩将兵讨仁,“与仁战于汶城北,皝兵大败”。
东汉改文县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附近英守沟古城。西晋属辽东国。十六国前燕废。
古县名。东汉改文县为汶县,治今辽宁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附近英守沟古城。属辽东郡。三国魏、西晋因之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齐王芳纪》:正始元年(240年),“以辽东汶、北丰县民流徙渡海,规齐郡之西安、临菑、昌国县界为新汶、南丰县,以居流民”。即此。西晋后废。东晋咸和八年(333年),慕容皝、慕容仁兄弟相争,皝遣高诩将兵讨仁,“与仁战于汶城北,皝兵大败”。
即今河南淇县之沦河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清水又东与仓水合,水出西北方山西仓谷,谷有仓玉珉石,故名焉。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,又东南复出,俗谓之雹水。东南历坶野。……又东南入于清水。”
在今福建龙海市西北福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: 福河堡在 “府东南四十五里福河滨。嘉靖中,乡人以福河系各港之要害,筑土城以防倭寇,寻置官兵戍守”。
金置,属宁河县。在今甘肃和政县境。
或作上玄水。即今湖北竹山县北北星河,南流注入堵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上玄水“在县北六十里。源出庸岭下,南流入孔阳水。有潭深不可测,或投石其中,即卒风暴雨”。
北宋置,属平阴县。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傅家寨。
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西州交河县:“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。”
①即武担山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北隅北较场。《寰宇记》 卷72华阳县: “武担山在府西北一百二十步。一名武都山。”②即古紫岩山。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4汉州: 武都山 “在绵竹县。即蜀
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,属施南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利川市。光绪《利川县志》卷12:“利川,后周置盐水县。而县西南革井溪,旧亦有盐水。举利川者辄曰革井。”县以革井溪为名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
唐置,即今河南洛阳市西南苗马村。为长安与洛阳间南道陆路交通重要驿站。元稹有《三泉驿》诗。唐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苗马村。为长安与洛阳间南道陆路交通的重要驿站。元稹《三泉驿》诗:“三泉驿内逢上己,……
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黄台山 “山多黄土,其状如台,滦水径其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