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昌镇

永昌镇

①北宋置,属定平县。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。金改名大昌镇。

②即今浙江兰溪市西北四十三里永昌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兰溪县:永昌镇“有三河渡,为金、衢、徽、严四郡之要地。嘉靖间,矿贼窃发,设兵驻防于此”。


(1)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东南部、瓯江南岸。面积28.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城,人口 8000。明嘉靖中为防倭,曾建永昌堡,镇以堡得名。1936年分设联山、新城乡,1945年为前街、新城乡,1948年合并为永昌乡,均属永嘉县。1949年属温州市。1950年分设联山、永昌乡,1956年合并称永联乡,属永嘉县。1958年属温州市。1961年改名白水公社,1981年划属瓯海县。1983年改为白水乡。1987年改置镇。东部为滨海平原,西部为丘陵地。产稻、油菜籽、柑橘、茶叶。为浙江省工业卫星镇。有机械、阀门、皮革制品、制鞋、陶瓷等厂。西部建有多座水库。名胜有天柱寺风景区。古迹有明建抗倭古城永昌堡,清重建,故又名新城。(2)在浙江省富阳市西部,北界临安市。面积49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永昌,人口610。1956年合青何乡、昌岭乡、永何乡置永昌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6年置镇。永昌溪自北南流。产毛竹、茶叶、蚕茧。有造纸、服装、印刷、制鞋、皮革、食品、五金、化工等厂。新临公路经此。(3)在浙江省兰溪市西部。面积71.3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永昌,人口 3700。即古三河戍。有三河渡,为金、衢、徽、严郡要地。明嘉靖年间设兵驻防。取“永远昌盛”意。民国时置镇,1956年废,1958年后改公社,1985年复置镇。盛产稻、油菜籽、乌桕籽。特产金丝琥珀蜜枣、金华火腿。有食品、化工、铸造、塑料、电器、服装、机械、橡胶等厂。商贸繁华。金千铁路、寿温公路经此。(4)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中部偏南。市、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8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永昌,人口7.6万。自汉、晋以来历为永昌郡、永昌府治,因名。1940年置五城镇。1950年为城关区。1960年为城关镇。1987年更名龙泉镇,因龙泉(易罗池)得名。1991年更名永昌镇。地处保山坝子,水热条件较好。主产稻、小麦、蚕豆。特产小绿豆。有农机、电器修造、汽车修理、丝绸、棉织、针织、皮鞋、造纸、肥皂、印刷、五金制品、食品等厂。有定期航班通昆明,昆瑞公路过镇区。名胜古迹有玉皇阁、会真楼、武侯祠、易罗池等。每年有传统的“瑞阳花街”。(5)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部。面积86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永昌堡,人口 1500。元至元九年(1272年)诸王只必铁木耳筑城,名永昌府,取意“永远昌盛”,至元十五年设永昌路。1949年设永昌区,1955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6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胡麻、甜菜、瓜果等。有磷肥、水泥、酿酒等厂。武双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险县

    西汉置,属中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三十里。东汉章帝改名安憙县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《中山记》曰:县东唐水之曲, 山高岸险,故曰安险。”古县名。西汉武帝元朔五年(前124年)封中山靖王子应为安险侯

  • 北孟集

    即今山东昌邑县南七十里北孟乡。清乾隆《昌邑县志》卷2有北孟集。因地处孟山之北,故名。1945年为昌南县人民政府驻地。

  • 睢州

    ①南朝梁大通元年 (527) 置,治所在顿丘竹邑城 (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市北部、濉溪、萧县以及江苏沛县等地。东魏武定五年 (547) 改为南济阴郡。北齐复为睢州,移治取

  • 铜鼓市

    在今广西永福县东北四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归德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三年(1370)置,属河州卫。驻地即今青海贵德县。清雍正四年(1726)改属临洮府。乾隆三年(1738)改属西宁府。二十六年(1761)改设西宁县县丞。四十七年(1782)改名贵德。五十七年(1

  • 漠北

    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。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。亦作幕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:青龙元年 (233),鲜卑步度根、轲比能寇边,“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,虏乃走漠北”。清代通称外蒙古 (今蒙古国

  • 南投社

   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。南投乃高山族社名的音译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1即有南、北投社之名。1950年于此置南投县。

  • 伊川县

    1932年以自由、平等二县合并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在府店(即今河南伊川县城关镇)。在河南省西部。属洛阳市。面积 1243 平方千米。人口73.9万。辖4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1929年析洛阳、

  • 凿山洞

   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 凿山洞 “在县东十五里。洞可容千人,为古仙栖隐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一》: 凿山 “周三十里,中有仙洞,洞口石磴陡隘,入后豁敞可容千余人。底有大河,窍

  • 淦田塘

    一作淦田市。即今湖南株洲县 (渌口镇)南四十四里淦田镇。原属湘潭县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湘潭县图: 县东南有淦田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