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州

永州

①北齐改西楚州置,治楚城(今河南信阳县北五十一里长台关西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

②隋开皇九年(589)置,治所在零陵县(今湖南永州市)。大业初改零陵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为永州。天宝元年(742)又改零陵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永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州、东安、祁阳和广西全州、灌阳等市县地。五代时分置全州。元改永州路。

③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今陕西甘泉县北。贞观四年(630)徙治洛盘县(今甘泉县西北)。八年(634)废。

④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军安县(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)。七年(624)改为都州。

⑤唐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巴峨。明洪武初废入南丹州。”

⑥辽乾亨三年(981)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长宁县(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境新苏莫苏木巴彦诺尔嘎查古城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永州:“东潢河,南土河,二水合流故号永州。”辖境相当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北部、奈曼旗西北部、开鲁县西南部地。金皇统三年(1143)废。

⑦西夏置,在今宁夏银川市南永宁县城附近。元废。

⑧金兴定五年(1221)升永城县置,治所即今河南永城县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复改为永城县。


(1)北齐以西楚州改名,治楚城(一名楚王城,今河南信阳市北长台关西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信阳、正阳两市县北部。隋开皇中废。(2)隋开皇九年(589年)置,治零陵县(今湖南永州市)。《太平御览》引《十道志》:“隋平陈置永州,因永水为名。”《方舆胜览》“永州山川”则称:永山“在零陵县南九十里,州因山以名”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祁东县以西的湘江(包括潇水)流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(包括灌江)以及夫夷水上游地区。唐分今湘江支流潇水中、上游置道州,五代晋又分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置全州。宋辖境仅有今湖南省祁东、祁阳、东安、永州等市县地,属荆湖南路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为永州路。唐元和年间柳宗元被贬为本州司马,撰有著名的《永州八记》。(3)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巴峨。后废。(4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洛盘县(今陕西甘泉县境)。辖境不详。贞观四年(630年)废。(5)契丹部族的发祥地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此置南楼,乾亨三年(981年)置州,治长宁县(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北新苏莫苏木巴彦诺尔)。属上京道。“东潢河,南土河(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),二水合流,故号永州”(《辽史·地理志》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东部和奈曼旗北部。州东有木叶山,上建契丹始祖庙。东南有广平淀,为冬捺钵所在。金废。(6)西夏置,约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附近。辖境不详。元废。(7)金兴定五年(1221年)升永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夏邑、永城和安徽省砀山等县市地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复改为永城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显堡

    明置,属宁夏右屯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北杨显堡村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1:杨显堡“有仓场”。

  • 云阳郡

    北周置,属宜州。治所在云阳县(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四十里长街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泾阳县北部及淳化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周置,治云阳县(今泾阳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泾阳县西部地区。属宜州。隋开

  • 高贤镇

    一名高贤集。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四里高贤乡。民国 《太康县志》 卷2: 县北有高贤镇。

  • 博勒哩屯

    又作博和里屯。明末清初索伦部屯寨,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。《清太宗实录》 卷51: 崇德五年 (1640) 三月,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乱,“博和里屯之额尔喷……,已归额

  • 承德州

    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改热河厅置,属直隶省。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。乾隆七年 (1742) 复为热河厅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改热河直隶厅为承德直隶州,治今河北省承德市。属直隶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

  • 太和镇

    即今四川射洪县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太和镇“在射洪县南四十里。有通判驻此”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9:嘉庆四年(1799)白莲教“焚太和镇复大炽,成都戒严”。民国设县佐。1950年射洪县由金华镇迁此。

  • 蒲石河

   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116: 蒲石河 “在宽甸西南九十里”。产煤。

  • 店张镇

    清置,属兴平县。即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三十里店张镇。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 移县丞驻此。

  • 灵溪山

    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武昌县:灵溪山在“县南百二十里。周五十里。中有寺观, 皆以灵溪而名”。

  • 朱熹墓

   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一百零六里黄坑镇后塘村(古称唐石里大林谷)。朱熹(1130—1200)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别称紫阳。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侨寓建阳(今属福建)。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。庆元六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