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宁堡寨
在今甘肃岷县东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岷州卫“茶埠峪寨”条下:“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、永宁堡、弄松堡三寨。”
在今甘肃岷县东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岷州卫“茶埠峪寨”条下:“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、永宁堡、弄松堡三寨。”
即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巫山县:“巫县隋加‘山’字, 以巫山硖为名。旧治巫子城。”
即可伞城。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。《元史·曷思麦里传》:曷思麦里“初为西辽阔儿罕近侍,后为谷则斡儿朵所属可散八思哈长官。太祖西征,曷思麦里率可散等城酋长迎降”。即“渴塞城”。
即镇南关。今广西凭祥市西南四十五里友谊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凭祥州: 镇南关 “即界首关也”。见“友谊关”。
在今河北藁城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藁城县:平将军垒“在县北十二里,即建文中平安屯兵御燕师处”。
一名孤山。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八十里。《水经·滍水注》: 波水 “出霍阳西川,大岭东谷。俗谓之歇马岭。……即应劭所谓孤山,波水所出也”。明置歇马岭关巡司于此。
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黎州守御千户所:“东有冲天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冲天山在“所东八十里。险绝无路,仅通樵采。古碑云:沉黎界上,山林参天,岚雾晦日,谓此山也”。
1934年伪满置,省会在延吉县(今吉林延吉市)。辖境相当今吉林延吉、龙井、和龙、安图、图们、珲春、汪清等市县地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。
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沿海一带。北起安平古堡故址(在一鲲身),南至二层行溪(即二仁溪)口,原由多处沙洲连续发展而成,地势起伏,有如鲸(鲲)背浮露水面,故名“鲲身”。清康熙间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1:“自打
在今安徽怀宁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6安庆府:百子山“在怀宁县(今潜山县)东八十里。山有寺,聚僧百余人”。
北宋政和六年(1116)升晋州置,治所在临汾县(今山西临汾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、霍州二市及洪洞、襄汾、浮山、汾西、安泽、古县等县地。元初改平阳路,大德九年(1305)改晋宁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