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鲊
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一百四十里棒鲊镇。清于此设棒鲊巡司。
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一百四十里棒鲊镇。清于此设棒鲊巡司。
元大德九年 (1305) 改平阳路置,治所在临汾县 (今山西临汾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、灵石、和顺县以南地区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平阳府。元大德九年(1305年)因地震以平阳路改名,治临汾县
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在公井县(今四川自贡市西十里贡井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荣州:“取荣德山为名。” 六年 (623) 移治大牢县 (今四川荣县西)。永徽二年 (651) 移治旭川县 (今
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十八里北掌乡。清乾隆《沙河县志》建置志:村庄有北掌。
①北周建德三年(574)置,治所在建始县(今湖北建始县东三十五里州基山下)。隋大业初废。义宁二年(618)复置。唐贞观八年(634)废。②唐开元二十年(732)改鹤州置,治所在夜郎县(今湖南芷江侗族自
在今西藏聂荣县西南扎玛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即噶大克。今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东南噶尔雅沙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2:“阿里宗城一名堆噶尔,今为边商总汇之区。”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吉隆县西北阿里宗。
唐大历三年 (768) 置,治所在行唐县 (今河北行唐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行唐、曲阳、灵寿等县地。九年 (774) 废。
即古杜管。在今河南卢氏县北四十二里杜关镇。清光绪《卢氏县志》卷2:杜关在“县北,南北险路。即古杜管”。
亦作蛮夷长官司。元至元中置,属马湖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一百二十五里新市镇。明属马湖府。清属叙州府。后废。元至元年间置,治今四川省屏山县西新市镇。属马湖路。明属马湖府。清末废。
隋大业三年(607)改硖州置,治所在夷陵县(今湖北宜昌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远安等市县地。唐初改为硖州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夷陵郡,治所在夷陵县(今宜昌市)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硖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