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梓潼庙

梓潼庙

古名善板祠、济顺王庙,灵应庙。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。祭祀晋人 “文昌帝君” 张亚子 (张育)。《寰宇记》 卷84梓潼县: “济顺王,本张恶子,晋人,战死,而庙存。《郡国志》 云:恶子昔至长安见姚苌,谓曰: 却后九年君当入蜀,若至梓潼七曲山,幸当见。寻至建元十二年,随杨安南伐,未至七曲山迷路,游骑贾君蒙忽见一鹿驰逐至庙门,鹿自死,追骑共剥之。有顷,苌至,悟曰: 此是张君为我设主客之礼,烹食而去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86隆庆府: 灵应庙 “即梓潼庙,在梓潼县北十八里七曲山”。唐、宋以后,封张亚子为 “广济王”、“英显王”、“文昌司禄帝君”,所建庙宇不断扩大。明末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至此,奉神灵张亚子为宗,改为太庙。清避讳改为大庙。今庙宇为元、明、清三代建筑,殿宇楼阁亭台宫堂二十三幢,占地一万多平方米。其中明建天尊殿宏伟壮丽,有明铸铁神像十二尊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射贵湖

    又名上湖、芙蓉湖、无锡湖。在今江苏无锡、常州、江阴三市之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南江东注于具区,谓之五湖口。五湖谓长塘湖、太湖、射湖、贵湖、滆湖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92常州无锡县:上湖 “一名射贵

  • 渡僧桥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二》: 渡僧桥 “宋建。先以舟渡,有僧呼渡,舟子弗纳。僧折杨枝浮水而过,故名”。

  • 益阳水

    在今江西婺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婺源县: 益阳水 “出浙源山,溉田三十五顷有奇”。

  • 茅山镇

    即今湖北蕲春县西四十里茅山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河北省兴隆县西南部。面积181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茅山,人口960。以山为名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

  • 崇福寺

    在今山西朔州市城内东街。创建于唐麟德二年 (665)。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,亦称林衙院。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。金天德二年 (1150) 题额“崇福禅寺”,清乾隆间改今名。现存山门及天王、弥陀、观音、地

  • 济隆宗

    又作济龙宗、吉隆宗。即济隆城。今西藏吉隆县东南吉隆。

  • 临淮郡

    ①西汉置,治所在徐县 (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、泗洪、睢宁、宿迁、淮阴、淮安、涟水、洪泽、建湖、阜宁、盐城、兴化、东台、泰州、姜堰、泰兴、海安、六合及安徽天长、明光等市县地。东汉

  • 下仓店镇

    清置,属蓟州。即今天津市蓟县南六十里下仓镇。

  • 白土土司

    明嘉靖七年(1528)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三十里乔利乡。明末移治陇兔村(今马山县东南)。清康熙十三年(1674)移治博结村,即今马山县。

  • 涡山

    在今山西寿阳县南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19太原府: 涡山 “在寿阳县南八十里。《旧经》 谓之过山,以其高过群山。又因涡水经其下,故又名涡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