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梁山泊

梁山泊

亦作梁山泺。在今山东梁山、郓城、巨野等县间。今梁山县治南梁山,原在巨野泽北岸不远,五代时泽面北移,后晋开运元年 (944) 黄河在滑州决口,河水泻入原巨野泽区,环梁山皆成巨浸,始称梁山泊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六年 (959),“浚五丈渠,东过曹、济、梁山泊,以通青、郓之漕”。从五代到北宋,多次被溃决的黄河河水灌入,面积逐渐扩大。《宋史·河渠一》 记载: “天禧三年六月乙未夜,滑州河溢城西天台山旁,俄复溃于城西南,岸摧七百步,漫溢州城,历澶、濮、曹、郓,注梁山泊。” 宋邵伯温 《邵氏闻见录》 卷30称 “梁山泊八百里水”。金元时代,时因河水决入而扩大,时因河徙水退、滩地被垦而缩小。明初仍有百里左右。万历以后,黄河长期由徐州、淮阴夺淮入海,来水减少,渐涸为平陆。清康熙年间,梁山周围已是村落密集之地。北宋以来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,相传宣和初宋江起义曾屯聚于此。


(泊pō) 古湖名。又称梁山泺。在今山东省梁山、郓城等县间。南部梁山以南,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,五代时泽面北移,环梁山皆成巨浸,始称梁山泊。从五代到北宋,多次被溃决的黄河河水灌入,面积逐渐扩大,熙宁以后,周围达八百里。入金后河徙水退,渐涸为平地。元末一度为黄河决入,又成大泊,不久又涸。北宋以来,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,相传宣和初宋江起义,曾屯聚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澳街

    亦作北岙街。即今浙江洞头县治北岙镇。清光绪《浙江沿海图说》温州附近海岛表:“洞头山北澳街有小市,三盘汛兵驻此。山共七十二澳。”

  • 韩张镇

    一名韩张堡。北宋置,属朝城县。即今河南南乐县东二十四里韩张镇。在河南省南乐县东部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韩张,人口4830。春秋时称朝城。唐开元年间置朝城县,治此。传辽代南京(今

  • 野鸡河

   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古日古勒台河。《清一统志 · 巴林部》: 野鸡河 “在旗北一百里。蒙古名戈尔戈台。源出葱山,东南流,入黑河”。

  • 庆源府

    北宋崇宁四年(1105)改赵州为庆源节度,宣和元年(1119)改为庆源府。治所在平棘县(今河北赵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、宁晋、赞皇、高邑、临城、柏乡等县地。金复为赵州。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升赵

  • 深泉县

    汉晋之渊泉县。在今甘肃安西安东三道沟附近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讹为深泉县。

  • 义井堡

    即今山西神池县西义井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:义井堡“在神池县西四十里”。

  • 莲花洋

    即今浙江舟山市舟山岛与普陀山间之莲花洋。往普陀山者必经此。《普陀山志》: “倭人入贡见大士灵异,欲载归。海生铁莲花,舟不能行,惧而还之,得名以此。”

  • 五雷山

    在今湖南慈利县南,与石门、桃源二县为邻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》:五雷山“在慈利县南三十里。一名雷岳山。山最高,屏障环拱于县南。有龙头岩、虎踞石、会仙桥诸胜。道水出此”。为道教名山,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,又

  • 故驿镇

    北宋置,属依政县。即今四川邛崃市东三十里固驿镇。

  • 崇礼县

    1936年改崇礼设治局置,属察哈尔省。治所在西湾子 (今河北崇礼县)。1952年属河北省。1958年撤销。1961年复置崇礼县。在河北省西北部,东、南均以长城与邻区为界。属张家口市。面积2334平方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