桔柏津
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白龙江注入嘉陵江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: 桔柏津 “在昭化县。杜甫诗云: 青冥寒江渡,驾竹为长桥。今昭化驿有古柏,土人以桔柏名之”。历为秦入蜀之重要津渡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唐同光三年 (925)十月,魏王继岌伐前蜀,“蜀王闻王宗勋等败,自利州倍道西走,断桔柏津,命中书令、判六军诸卫事王宗弼将大军守利州。…… (十一月) 李绍琛至利州,修桔柏浮梁,昭武节度使林思谔先弃城奔阆州”。
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白龙江注入嘉陵江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: 桔柏津 “在昭化县。杜甫诗云: 青冥寒江渡,驾竹为长桥。今昭化驿有古柏,土人以桔柏名之”。历为秦入蜀之重要津渡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唐同光三年 (925)十月,魏王继岌伐前蜀,“蜀王闻王宗勋等败,自利州倍道西走,断桔柏津,命中书令、判六军诸卫事王宗弼将大军守利州。…… (十一月) 李绍琛至利州,修桔柏浮梁,昭武节度使林思谔先弃城奔阆州”。
即含洸。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 “洭浦关”条内: “县西有浛洸巡司,即旧含光县也。扼五山径、大小枫林之冲,皆为要害。”
在今山东沂水县北沭水北岸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琅邪国东莞“有邳乡”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“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……东南流径邳乡南,南去县八十许里,城有三面,而不周于南,俗谓之半城。”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
即今陕西山阳县东南漫川关。清雍正 《陕西通志》卷17: 僧道关 “南蛮王以僧道兵拒杨文广处。石门尚存”。
古名阿里门江、阿速江。又作乌子江、戊子江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与俄罗斯交界之乌苏里江,为黑龙江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乌苏哩江“在宁古塔城东一千余里。源出锡赫特山,北流会诸河为一,又北受兴凯湖流出之松
在今湖北浠水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水县:斗方山“在县东五十里。有岩洞泉石之胜”。在湖北省浠水县东北。形方如斗,故名。属大别山。主要由片麻岩构成。海拔425米。怪石嵯峨,形态各异。有飞云、罗汉、八卦
①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芦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4抚州府: 清江水 “在金溪县南三十里。其水清冽,宜沤楮,故士人造纸以清江著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清江水 “源出泸溪县界,凡数小港,合流出明山港口,
①即禹门口。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东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导河积石,至于龙门。”②即伊阙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。以龙门山(今西山)和香山(东山)隔伊河夹峙如门, 因名。唐刘长卿《龙门八咏·
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“毛城集在砀山县东三十里。”
即今吉林梨树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奉化县: “原名梨树城,道光元年设昌图厅照磨,光绪三年改置县。”
清置,属曲沃县。即今山西曲沃县东北二十五里曲村镇。在山西省曲沃县东北部。面积45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曲村,人口 5180。因姓氏得名。1949年属曲沃县五区,1956年设曲村乡,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