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桑植县

桑植县

清雍正七年 (1729) 改桑植安抚司置,属永顺府。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
在湖南省西北部、澧水上游,北与湖北省宣恩、鹤峰两县交界。属张家界市。面积约3465平方千米。人口约43.1万。土家族占54%,余为汉、白、苗等族。辖9镇、29乡(含7白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澧源镇。汉置充县,属武陵郡,治今澧源镇(一说在今大庸市区西)。三国属吴天门郡。西晋改临澧县。隋改崇义县,初属崇州,后属澧阳郡。唐、宋为慈利县地。元置桑植安抚司,至正末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复置,属岳州府澧州。隆庆《岳州府志》谓“以地产桑名其地”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桑植县,治今澧源镇,属永顺府。1914年属辰沅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永顺专区,1952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区。1954年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,1955年由湘西苗族自治州代管,1956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1988年属大庸市(1994年改张家界市)。地处湘西中低山丘陵区北部。西北连鄂西山地,八大公山、九龙山、天平山、杉木界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,最高峰斗篷山海拔1890米。东北部有武陵山支脉入境;中南部河流两岸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,最低点海拔154米;西部有澧水三源,东部有澧水支流郁水,溪流众多,诸水于县南部汇入干流后出境;东北部有㺄水过境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年降水量1400毫米。森林资源丰富,覆盖率33%,盛产木材、楠竹、油桐、油茶、板栗、猕猴桃、棕片、生漆、药材。主要农产有稻、玉米、甘薯、油菜籽。有电石、卷烟、氮肥、机制砖等厂和煤矿。有永桑、桑大等公路。澧水可通机动船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一部分,纪念地有贺龙故居和红二、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湛口江

   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大庾县: “湛口江水出府东南四十里留池坑,有赤江水流合焉。东流五十里合大江。水浅而清,因名。”

  • 新源设治局

    1939年改卡克满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。1945年改为巩乃斯县。1942年由卡克满设治局改名,治那里格(今新疆新源县新源镇)。1945年升县,并改名巩乃斯县。

  • 高渠县

    北周保定初置 (一说隋开皇三年),为高渠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十六里。隋大业三年(607) 废。

  • 萧王寨

    即今河南信阳县东北六十里萧王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4: 同治元年 (1862) 九月,“进攻萧王寨”。

  • 仇犹

    又作叴由、仇首、仇由、厹由。春秋国名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:“知伯之伐仇犹,遗之广车,因随之以兵,仇犹遂亡。”即此。即“仇由”。

  • 亦马忽山卫

    明永乐十四年(141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一带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年)置,治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小孤山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云浮县

    1914年改东安县置,属广东粤海道。治所即今广东云浮市。县西南有云浮山,故名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92年改设云浮市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东安县置,治今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。1992年撤销,改设云浮

  • 毕列河

    亦作毕里河。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南碧流河。《新唐书·高丽传》:乾封元年(666)征高丽,诏刘仁愿出毕列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盖州卫。毕里河“本作毕列河。……毕列道盖以此水名。俗讹为毕利河”。

  • 封山郡

    南齐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安金县 (今广西灵山县南安金村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灵山与浦北县相连武利江一带。梁废。南朝齐置,治安金县(今广西浦北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、灵山二县一带。属越州。隋开皇

  • 元朔山

    俗名老爷山。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大通县(今城关镇)“南:元朔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