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梓县
明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置,属四川遵义府。治所在今贵州桐梓县北六十里新站镇。旋移今桐梓县。清雍正六年 (1728) 随遵义府改属贵州。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
在贵州省北部,北邻重庆市。属遵义市。面积 3200 平方千米。人口64万。辖16镇、7乡、1民族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娄山关镇。北宋大观二年(1108年)在今县南置播川县,为播州治。宣和三年(1121年)废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置播川、桐梓二驿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于桐梓驿(今县北新站镇)置桐梓县,县治寻迁播川驿(今县城),属遵义府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:桐梓县“以旧桐梓驿为名”。1914年隶黔中道,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49年属遵义专区,1970年属遵义地区,1997年属遵义市。地处黔北山地中部,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,素称“黔北门户”。大娄山蜿蜒,中部地势较高。喀斯特地貌发育,多峰林、洞穴。有桐梓河、松坎河、羊磴河等河流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烟草、花生、茶叶,并产天麻、黄连、竹笋、生漆。有化工、化肥、木材加工、制鞋、酿酒、发电、采煤等厂。渝黔铁路、210国道纵贯中部,桐赤、桐绥公路斜穿县境南部。名胜古迹有娄山关、九坝乡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、夜郎坝宋墓、周市石棺墓、蟠龙洞摩崖石刻等。天门洞和“小西湖”为游览地,抗日战争时张学良将军被囚禁于此。娄山关现已辟为公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