柤塘
即查渎。一名柤塘。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水经· 渐江水注》: “浙江又东径柤塘,谓之柤渎。” 即此。
即查渎。一名柤塘。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水经· 渐江水注》: “浙江又东径柤塘,谓之柤渎。” 即此。
在今福建明溪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汀州府归化县: 银瓶浪盏山 “在县西南三十里。四峰连属,中一峰园尖如瓶,余三峰圆小如盏,故名”。
在今陕西凤翔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二载(757),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守忠攻武功,“游兵至大和关,去凤翔五十里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禄山部将安守忠
在今山西榆社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辽州》:赤土岭“在榆社县东南四十里。其土独赤,故名”。
在今辽宁长海县东南,大耗子岛东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耗子岛在“(金州卫)城南四百里”。有大、小二岛,其西为大耗子岛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83金县:小耗子岛在“城东一百八十里”。此记载较《辽志》准确。
即汉渠。在今宁夏西北部黄河西岸。《西夏书事》卷20作“汉源渠”。
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剧头岭上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春州》: 虎豹关 “在德化县东南二十里剧头岭,接州界。有隘口在岭上。明崇祯中,知县李元龙榜曰虎豹”。在今福建省德化县西。清顺治六年(1649年)置为高洋塘。
一名南斑河。在今云南省南部。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部,南流经思茅市东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,至勐腊县西北注入澜沧江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梭江。 光绪 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 作
即赵州桥。隋大业中修建,在今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上。又称赵州桥,俗称大石桥。在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。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(591—599)由石匠李春设计建造。长50.82米,宽9.6米。单孔,拱圈由28条石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安汉县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86南充县: “以古充国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巴西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5) 为果州治,天宝初为南充郡治,乾元初复为果
又作挺关。战国赵地。在今陕西榆林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 牛赞 “至遂胡服,率骑入胡,出于遗遗之门”。又作挺关、扞关。战国赵地。在今陕西省榆林市西北。战国赵牛赞率骑入胡,出于遗遗之门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