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谷山
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潞安府长治县: 柏谷山在 “府东北十三里。山多柏树,一名百谷山。俗传农尝谷处,有百谷泉。《志》云: 岩壑绝胜,与太行、王屋相连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长治县西,与太行山、王屋山相接。因山多柏树,故名。又相传神农尝百谷(穀)于此,故又名百谷(穀)山。北齐武平中建寺。五代周显德元年(954年),周世宗幸柏谷寺,即此。
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潞安府长治县: 柏谷山在 “府东北十三里。山多柏树,一名百谷山。俗传农尝谷处,有百谷泉。《志》云: 岩壑绝胜,与太行、王屋相连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长治县西,与太行山、王屋山相接。因山多柏树,故名。又相传神农尝百谷(穀)于此,故又名百谷(穀)山。北齐武平中建寺。五代周显德元年(954年),周世宗幸柏谷寺,即此。
又名封禁山。即今江西上饶县南与江西铅山县和福建省境接界处之五府山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: 铜塘山 “在上饶县南一百里。险塞危峻,为郡要害。广长各三四百里,其南则属福建浦城等县界。中产铜铁。《县志》:
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赵州:“龙平山在州东北宋子城之西。相传山木高耸,一日风雨骤至, 龙过而夷其半, 因名。”
清康熙三年(1664)于比喇坝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织金县。二十二年(1683)改为平远州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置,治今贵州省织金县。辖境约在今贵州省织金、纳雍等县一带。二十二年降为平远州。
今蒙古国土拉河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“社仑远遁漠北,侵高车,深入其地,遂并诸部。凶势益振,北徙弱洛水,始立军法。”古水名。(1)又称饶乐水、浇水、浇落水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。北魏登国三年(38
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十三里八陡镇。民国《续修博山县志》卷2《乡镇》有八陡镇。旧为博山县巨镇。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东南部。面积40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黑山,人口2000。以镇人民
宋置,属蒲江县。在今四川蒲江县南十五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13蒲江县引 《纪胜》: “莫佛镇,相传汉文帝时有莫将军征西南夷归,而学佛于此。”
南齐置,治所在舞阴县(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古城寨)。建武五年(498)废。
北宋熙宁间理学家周敦颐之子筑,在今江西九江市甘棠湖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0江州: 烟水亭“在南门外李渤、甘棠两湖上长堤之间”。亭久废,清康熙间重建。
泛指西部之州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郑浑传》裴注引张璠《汉纪》:东汉郑泰称董卓“出自西州”,即是。见“东州”。
又作讬纥臣水。即今内蒙古辽河上游南支流老哈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檀州燕乐县:“又北八百里有吐护真河,奚王衙帐也。”即“土护真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