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场镇
北宋置,属什邡县。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。
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场,人口370。以驻地杨场得名。1951年为杨场乡,1958年为杨何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何场乡的五村并入设杨场镇。有农机、机砖、酿造、玻璃钢等厂。为夹江、洪雅、丹棱等乡镇农贸集散地。丹夹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可朋故居、李墓地、竹林寺诗文石刻等。
北宋置,属什邡县。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。
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场,人口370。以驻地杨场得名。1951年为杨场乡,1958年为杨何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何场乡的五村并入设杨场镇。有农机、机砖、酿造、玻璃钢等厂。为夹江、洪雅、丹棱等乡镇农贸集散地。丹夹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可朋故居、李墓地、竹林寺诗文石刻等。
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五里。官道经其上。转折凡七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平越卫:七盘坡“高峻崎岖,盘回七里。坡下有溪”。
原名牙莫台。又作衙门台 (蒙古语意为坟墓)。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。1939年改名保康。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东部。旗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5
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海郑街。为海口要地。清乾隆 《掖县志》 卷1 《乡社》 有海郑。
东汉改胡孰侯国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。三国吴改为典农都尉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为县。南朝陈太建十年 (578) 改属建兴郡。隋废。古县名。东汉以胡孰侯国改名,治今江苏省南京
盛即郕。或作成。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十里。一说在汶上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春秋》: 隐公五年(前718),“卫师入郕”。《公羊》 作 “盛”。《穆天子传》卷6有 “盛姬”。《水经·洙水注》: “洸水西南流径
又作刚。战国齐地,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镇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三十六年(前271)“客卿竈攻齐,取刚、寿,予穰侯”。古邑名。又作刚。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。范雎谓秦昭王曰:“夫穰
即邬城泊。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。见“昭余祁”。
在今四川泸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泸州: 泸川水驿 “在州治东”。
又作茹拖、鲁多克。即今西藏日土县。“日土”,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上。据说该地有小山形如枪叉支架,故名。1960年改设日土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日土县日土。1960年撤销,改置日土县。
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章辉乡。民国 《全椒县志》 卷1: “距城九十里有章辉集,长半里,俱市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