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公堤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“偃虬堤”条下:“又李公堤,在府城东北, 直接城陵矶, 长十五里。旧本湖地,水涨病涉。弘治中,郡守李镜筑堤建桥,人以为便。”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“偃虬堤”条下:“又李公堤,在府城东北, 直接城陵矶, 长十五里。旧本湖地,水涨病涉。弘治中,郡守李镜筑堤建桥,人以为便。”
明置,属海澄县。即今福建龙海市驻地石码镇。当九龙江入海之口,北达郡城之要津, 明时有兵戍守。清康熙时筑城,驻通判分防。民国初改置县佐,南靖、龙岩、平和诸县出口商货皆汇集于此。在福建省龙海市中部、九龙江
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)建,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九十里竹庆乡更达村竹庆寺。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及康区三大红教寺庙之一。“竹青寺”,藏语意为“大园满寺”。原寺1959年被毁, 1984年修复。
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牛埠镇。清光绪《庐州府志》卷3无为州:老牛铺镇在“州南八十里”。
在今新疆叶城县南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1:密尔岱山“与玛尔瑚鲁克山峰峦相属,玉色黝而质坚,声清越以长”。
即董塘陂。在今河北曲周、鸡泽、广宗、威县一带。《初学记》 引 《水经注》 曰: “洺水东北径广平县故城东,水积于大泽之中,为澄泉,南北四十里,东西二十里。亦谓之黄塘泉”。久堙。
古又作“罟”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古里镇。镇西街有铁琴铜剑楼,为清道光时瞿绍基恬裕斋,曾藏书十万卷,多宋、元善本,为清末“四大藏书家”之首。
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宕渠水“西北出南郑县巴岭,与槃余水同源派注,南流,谓之北水”。《元和志》卷22兴元府南郑县:“巴岭,在县南一百九里。东傍临汉江,与三峡相接。山南即古巴国。”
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 雪窦山 “在奉化县西,上下有亭三,曰飞雪、曰妙峰、曰漱玉。丹碧照烂,飞檐鳞鳞,蔚在青嶂间,晨霞暮霭,遮露万状,尤为胜概”。南宋理宗时曾改名应梦山。
一作沙拉布拉克塔布图。清乾隆五十八年(1793)置,在今新疆裕民县西北。
西汉置,属酒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骆驼城。东汉改为表氏县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:光和三年 (180) “秋,表是地震涌水出”。古县名。是,又作氏。“是”、“氏”,古通用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高台县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