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海顿
亦作临海镇。在今辽宁凌海市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八年 (622) 征高丽,“八月,敕运黎阳、洛阳、洛口、太原等仓谷,向望海顿”。胡注:“望海顿,当在辽西界。”
又称临海顿。在今辽宁省盘锦市东南。隋大业八年(612年),炀帝攻高丽,命运洛阳、太原、洛口等地粮食囤聚于望海顿,即此。
亦作临海镇。在今辽宁凌海市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八年 (622) 征高丽,“八月,敕运黎阳、洛阳、洛口、太原等仓谷,向望海顿”。胡注:“望海顿,当在辽西界。”
又称临海顿。在今辽宁省盘锦市东南。隋大业八年(612年),炀帝攻高丽,命运洛阳、太原、洛口等地粮食囤聚于望海顿,即此。
北魏改陵县置, 属颍川郡。 治所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。东魏属许昌郡。北齐天保中废入许昌县。 唐武德四年 (621) 又改陵县为鄢
即今云南永善县南九十四里莲峰。清雍正八年 (1730) 永善县由米贴迁治于此。1951年永善县迁井田镇 (即今永善县)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永善县中南部。莲峰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810。因地处五莲峰山西
在今浙江慈溪县西周巷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浙江统部》: 绍兴营设把总驻此。
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改廉州千户所置,属广东都司。治所在廉州府 (今广西合浦县)。清顺治十年 (1653) 废。
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赐英州名真阳郡,治所在真阳县 (今广东英德市)。南宋庆元元年(1195) 升为英德府。北宋宣和二年(1120年)以英州改置,治真阳县(今广东英德市)。属广南东路。辖境相当今
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三十里竹条镇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六里镇江关乡南。清改置平番营。
古地名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釐降二女于妫汭。”孔安国传:“居妫水之汭,……汭,音如锐反,水之内也。”或以为系妫水与汭水的合称。
唐景福元年(892)改武州置,治所在皋兰镇(今甘肃康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、康县等地。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迁治福津县(今武都县)。元又移治柳树城(今武都县西北七十里角弓乡柳树城)。明洪武四年(
即今陕西留坝县东南武关驿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 武关驿 “在留坝厅南四十里武休关。本朝乾隆三十八年设驿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