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曲阳县

曲阳县

①秦置,属恒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四里。西汉改置上曲阳县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复名曲阳县,属中山郡。治所即今河北曲阳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)改名石邑县,次年又改名恒阳县。唐元和十五年(820)复名曲阳县,属定州。宋属中山府。元属保定路。明属定州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②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南。东汉为侯国,属下邳国。西晋废。

③西汉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市东。东汉改为西曲阳县。

④东晋侨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。南齐后废。

⑤北魏改下曲阳县置,为巨鹿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五里鼓城村。北齐废入藁城县。

⑥南朝宋侨置,属豫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境内。北齐废。

⑦南朝梁侨置(一说北魏置),属北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霍山县境。后废。

⑧即曲易县。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海阳县附近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作“曲阳”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淮南市东南。因在淮曲之阳而得名。属九江郡。河平二年(前27年)为侯国,后复为县。东汉时因与下邳国曲阳县同名,改名西曲阳县。西晋后废。北齐复置曲阳县,旋废入定远县。(2)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沭阳县东南。属东海郡。因位于淮曲之阳得名。西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八年复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西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 1068 平方千米。人口53.1万。辖4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恒州镇。战国时为曲阳邑,以城东山曲之阳得名。秦置曲阳县,属恒山郡。西汉更名上曲阳县,治今县西。北魏景明元年(500年)徙今治,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省入新市县,景明元年(500年)复置,治今址,属中山郡。北齐改曲阳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更名石邑县,七年改名恒阳县。唐元和十五年(820年)复名曲阳县,属定州。宋属中山府。元初升为恒州,后复为县,属保定路。明、清属定州。1913年属直隶省保定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,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,后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。1954年改属保定专区,1958年并入定县,1961年复设,属保定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4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东缘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。有唐河、孟良河、沙河及王快水库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甘薯。盛产红枣、鸭梨。有石雕、煤炭、机械、陶瓷、玻璃等工业。民间石雕历史悠久,技艺精湛,素有“雕刻之乡”美称。京获、定阜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北岳庙、定窑遗址、钓鱼台仰韶文化遗址和八会寺石佛龛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明县

    唐末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东北。五代晋属溥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古县名。唐末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北。属桂州。北宋初废。

  • 谢通门谿

    一名胁营。即今西藏谢通门县西通门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谢通门谿。1960年与达那仁钦则谿合并设谢通门县。元至正十四年(1354年)置,治今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吉丁。1960年与达那仁青孜等谿合并,改置谢通门

  • 萨迦寺

    在今西藏萨迦县北。北寺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 (1079),1268年又修建南寺。“萨迦”,藏语意为灰白土。因城北山上有一片灰色的岩石,风化为土状。“萨” 藏语意为土。“迦” 意为灰色,故名。寺庙具有元代

  • 笋山

   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 《方舆胜览》 卷56黎州: 笋山 “在州西北五十余里。 有前山、后山, 多笋, 故名。 春时, 州人百十为群入山探笋。绍兴间,守臣

  • 新军千户所

    明景泰五年 (1454) 置,属万全都司。治所在云州堡 (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)。清初废。明景泰五年(1454年)置,治云州堡(今河北赤城县西北云州镇)。明末省。

  • 新喻州

    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新喻县置,属临江路。治所即今江西新余市。明洪武初复降为新喻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新喻县置,治今江西省新余市。明洪武初复降为新喻县。

  • 竹庆

    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竹庆村。民国《德格县图志》乡镇:“东北牛厂区竹庆、札科。”村西之竹庆寺,为红教著名寺院。

  • 南秦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南昌县置,属朱提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镇雄县境。南齐属南朱提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时改南昌县置,治今云南省镇雄县境内。属朱提郡。南朝梁时废。

  • 孚远城

    亦名古城。清乾隆四十年(1775)筑,在今新疆奇台县西南五里许。同治间毁于兵,改建于今奇台县治。光绪十五年(1889)徙奇台县于此。

  • 玄冥池

    即阔滦海子。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部之呼池湖。明金幼孜《北征录》:永乐八年(1410)六月初二,“午经阔滦海子……上曰:‘此水周围千余里,斡难、胪朐凡七河注其中,故大也。’遂赐名曰玄冥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