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明月峡

明月峡

①一名扇子峡。即今湖北宜昌县西西陵峡东段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3峡州: 明月峡 “在夷陵县。高七百余仞,倚江于崖,面白如月。又如扇,亦曰扇子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夷陵州: 明月峡 “在州西二十里悬崖间,白石状如月”。

②南汉御苑建筑之一。大宝七年 (964) 建,在今广东广州城西。《南海百咏》 称: “于城西辟池百余步,列石甚富,为明月峡、玉液池,其南北曰含珠亭、紫云阁。每岁端午,令宫人竞渡于此。” 宋蒋之奇建为西园,有石屏台。

③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长江明月沱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“ (巴) 郡东枳有明月峡。”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左径明月峡,东至黎乡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36 巴县: “明月峡在县东北八十里。……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广阳州东七里,水南有遮要三槌石,东二里至明月峡,峡首南岸壁高四十丈。其壁有园孔,形若满月,因以为名。”

④亦名朝天峡。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八十里朝天镇南,为嘉陵江所经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有明月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广元县: 嘉陵江 “今有明月峡,在县北八十里。一名朝天峡”。在此有古栈道遗迹。


(1)长江上游峡谷。在重庆市东,紧挨铜锣峡。峡首西岸壁高百余米,其壁有圆孔,形若满月,故名。(2)嘉陵江上游峡谷。在四川、陕西两省边境。长1.85千米。两岸峭壁陡立,风景秀丽。秦汉以后在峡两壁凿栈道,为古代四川、陕西两省间著名的蜀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山寺

    ①又名泽心寺、龙游寺、江天寺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。始建于东晋。依山而筑,殿宇楼台层层相接,山与寺混为一体,故有 “寺里山” 之称。《寰宇记》 卷89润州丹徒县: “金山泽心寺在城东南扬子江。按

  • 阳泉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六安国。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。《寰宇记》卷129寿州霍邱县:“古泉水之阳,故名阳泉。”东汉属庐江郡。三国魏移治今霍邱县东北,淠河入淮口附近。南朝宋废。②三国蜀置,属广汉郡。治

  • 扶化县

    唐贞观二年(628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境。十一年(637)废入南川县。

  • 河东州

    ①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。一说在泸定县南冷碛镇。北宋以后废。②唐置,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凤仪坝子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5: 河东州 “大族

  • 白云岩山

    ①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一》:白云崖山“在桐城县东一百二十里。《府志》:有东西两岩,峰有四:旧铁障、铁船、绛霄、双峰。岩之小者五:曰燕子、蛾眉、雪浪、楼子、墓岩。洞有三:曰函云、四顾、

  • 定流河

    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乐亭县: 定流河 “即滦河下流也。《志》云: 滦河经县北岳婆港,分为二支,一曰葫芦河,在县东北三十里,流经县东二十里,南流入海,谓之东滦河。(明) 景泰中

  • 阿尔泰乌梁海部

    又称阿勒坦乌梁海。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。属科布多参赞大臣。游牧地相当今新疆乌伦古河与额尔齐斯河(今乌伦古湖以西)以北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一隅及内蒙古西部一隅地。雍正三年(1725)设副都统及左右翼散秩

  • 快活林

    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郊区。宋时都人游集之所。正月十六日灯会后,游人尤盛。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6:“收灯毕,都人争先出城探春,……州东宋门外,快活林。”

  • 空云 (雲) 城

    亦作空头城、空零城、空灵滩。在今湖南株州市南湘江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承圣元年 (552),营州刺史李洪雅讨陆纳,“纳遣其将吴藏袭击,破之,洪雅等退保空云城,藏引兵围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白桃川

    亦名凤凰川。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七十里郪口乡境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长江县:“旧治灵鹫山。上元二年,移治白桃川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7长江县:“唐上元元年以旧县不安, 移在明月山下凤凰川。”